國畫 | 張文健 ??編輯 | Wayne
導語
山水畫,是對自然風光的描繪與記錄,也是對山川秀美的藝術性詮釋,更重要的是,山水畫也是對畫家內心世界的折射。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張文健先生的作品,他的山水畫作法樸拙中透著秀美,墨色暈染間我們可以看到他傾心的一種生活狀態和處世方式。蔥郁秀美的層巒疊嶂和小橋流水中,我們可以感受他“多聞、安于寂寞。靜觀天下風云,喜于紙上翻云覆雨。出世心態、入世寥寥,真情換真情”的人生態度。
國畫·張文健
張文健,男,漢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合江一個書香世家,幼承庭訓,受祖父張靜濤(吳昌碩弟子)影響,熱愛中國畫,在四伯杭州張劍維(杭州老四)處深造,長期跟隨父親張昌直習畫,從事美術教育40年,作品注重傳統畫法并頗具新意?,F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磨杵齋書畫院院長,合江政協畫院副院長,合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松濤云泉
門前流水急
雙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小橋流水人家
清澗之側多古木,斜者直者藤結束
秋色溪山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秋水一抹碧,殘霞幾縷紅
幽居樂山谷
山莊高逸
莫笑山夫野性癡,就中樂趣無人知
放眼不知何處盡,置身直覺此峰高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深山大澤絕異處,造物冥錮難輕捐
他的作品中雖沒有蘊含那種磅礴的氣韻,但透出清新淡雅的色彩,粗細間相得益彰的曼妙線條,使其在畫面上營造了一種溫暖的情調,一種多維立體的空間感。畫中隱現的各種不同方向的存在感與美感,在力的控制下形成錯落有致的匯聚。在筆墨濃與淡,厚與薄的變化之中,賦予一種尚未被處理的童真、天然。畫面上平滑與粗糙的變化、流淌與凝固的變化,在細微之間解讀當代藝術的人文情懷,這種意向的、中國式的美感讓人能夠久久地沉浸在畫面里。
——張曉勇
(說明:本文圖片由尹顯政提供,畫作為作者張文健所作,未經作者許可嚴禁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