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兒
1.
今天的天氣有點意外。
上自習前還略帶清爽的天,在大家放心的沒帶傘就出門之后卻下起了雨。
江南的雨多是小雨,很細很綿。可是今天的雨,可能是受夠了室友用“娘炮”來形容它,痛痛快快地下了一場。
距離下課還有五分鐘的時間,雨還是下個不停。
由于雨來得意外,放學后,一部分沒帶傘的人就被困在了教學樓。
想心如止水的等雨停,臉上卻表露出一絲擔心。
看著三三兩兩的人結伴而行,一邊尖叫一邊躲進傘里沖向雨中,自己只能在原地。
孤獨是什么?
林語堂說: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余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蝶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但在下雨天,孤獨應該是找一個屋檐,躲在里面,明明褲腳已經被飛濺的雨水弄濕,還要漫不經心的塞上耳機,玩著手機。
2.
我的室友們只有一位帶了傘,而且已經明確說她要和同桌共撐一把。
我們只能再重新找“傘友”。
運氣不錯,在放學前找到了愿意把我們捎回去的朋友。
我與她走到教學樓出口,發現她一位室友被雨擋在了門口,玩著手機。
朋友也看見了她,但是還是默然的撐起傘走到我旁邊,示意我躲到傘下。
出了門口,她的室友還在屋檐邊躲雨,看到周圍的人慢慢找到了躲雨的三,有些不知所措。
我心里有些過意不去,遇見了一個同班同學,不太熟,但還是厚著臉皮問了一句:“你能帶一下XXX嗎?她沒帶傘走不了了。”
同學不好意思的笑笑:“可是我不和你們同路誒,我要去……”總之被拒絕了。
3.
我對朋友說,要不我們回去接她吧。(我明知道這把小傘擠不下三個人,但還是過意不去,畢竟她倆是室友)
“可是傘也擠不下,算了,趕快走吧,雨還那么大呢!”
我回頭看那個還在躲雨的同學,開始在教學樓門口徘徊,有些不知所措。但最后還是站定了,大概是想慢慢等雨停。
我看著她的樣子,好孤獨。
我曾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唱歌。
我曾以為這就是孤獨的模樣
直到今天這場大雨,看見她,第一次從別人的身上看到孤獨
雨那么大,花花綠綠的傘,凸顯出來的,是沒有傘的人的孤獨。
明明那么多的傘,卻沒有一把為她而撐
看這著這場景,她絕對是難受的。
不知為何,我想到了傾城之戀里的一段話:
“恍惚又是多年前,她還只十來歲的時候,看了戲出來,在傾盆大雨中和家里人擠散了。她獨自站在人行道上,瞪著眼看人,人也瞪著眼看她,隔著雨淋淋的車窗,隔著一層無形的玻璃罩——無數的陌生人。人人都關在他們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頭也撞不進去。”
讀出來的盡是孤獨,盡是無奈,盡是絕望。
朋友內心其實也挺過意不去的,但還是拉著我走了。
她告訴我,那個女生平時在宿舍里脾氣就很怪,還不太尊重其他室友,所以她們也沒有那么在乎她了。
何況都自顧不暇了。
4.
不知什么時候起,孤獨,成了每個人的標配。
在豐富多彩的大學里,聚會很多,晚會很多,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很多。
可是孤獨還是如影隨形。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下課,一個人唱歌,一個人看電影……
我們能看到很多與我們做相同事的人,可是都匆匆擦肩而過,有時甚至顯得有些刻意。
這是孤獨者中的心照不宣。
我們的內心多多少少還是不喜孤獨,至少不希望在別人眼中顯得太過于孤獨。
可是沒辦法,有些路必須自己一步一步的往下走。
我不知道后來那個姑娘是怎么回宿舍的。
有可能和我一起回來的朋友還是給她送去了傘(她在路上跟我說的),畢竟還是一間寢室的人。
但她一定會生氣,抱怨同宿舍的人。這樣只會加深宿舍矛盾。
其實孤獨并不可怕,等不到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孤獨放大,埋下悲觀的種子。
比如那位女生回到宿舍后將自己的那份孤獨轉化為憤怒發泄在室友身上,那就是她的不對。
5.
我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需要一個人走比較遠的路去吃飯,有一天媽媽打電話給我,問我在干嗎,我說,剛吃完飯回學校呢,她問,怎么不叫個同學一起去?我回答她,最開始會叫上同學,可是大家都慢慢有了自己的事,就不好意思了,慢慢也就習慣了一個人。
誰沒體會過孤獨呢?
但是要把這份孤獨慢慢的消化。
要清楚的認識到這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部分。
不必抱怨于他人,也不必抱怨于生活。
一個人吃飯,不遷就他人口味,才能發現什么才是自己喜歡的菜。
一個人唱歌,當一整天麥霸也沒人打擾。
一個人上課,不必為了等某人一起而打亂行程。
一個人看電影,也不必尊重他人的喜好而讓自己在電影院昏昏欲睡......
有一天我們都會和孤獨握手言和,在享受孤獨的這個過程中,學會獨立,學會感恩。
像一顆埋在心底的種子,默默扎根,需要成長,會經歷風雨,然后在某天,愀然綻放。
是孤獨也是成長。
end
?我是馬兒,很幸運能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