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內容上講述的是皮克斯的創建過程、遇到的風險、被收購的經歷。作者卡特姆在分享這些故事的同時,還融入了自己對管理這個世界上聲譽卓著、戰績輝煌的創意團隊的心得。
即使新興動畫公司不斷涌現,皮克斯始終保持動畫界的王者之位,這一切背后的秘密在于:不斷推動創新的管理方式。 這本書為我們揭開了這個秘密。
1.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一:.發掘那些比你聰明的人才
永遠對自己招聘的人充滿信心。盡可能地招攬那些比自己聰明的人才不僅為企業增光添彩,也能強大你的內心。雖然看似充滿威脅,但你不應該放棄與優秀人才共事得到進步的機會。
管理者單有智謀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找到愿意為他們的理念埋單的受眾,并得到這個群體的支持 。
2.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二:防范問題并不意味著看見問題
當大家朝著一個目標奮進時,積極因素會掩蓋消極因素。而一旦目標完成,陰暗面足以擊垮之前的一切。因此,找準方法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創意氛圍,是一個優秀領導者必須追求的目標。
3.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三:用實際行動換取“卓越”
“故事為王”和“信賴過程”成為皮克斯的立身之本。
“故事為王”是指堅持品質要求,避免空洞口號和實際意義脫節。
“信賴過程”是指找到配合默契的合適人才比想出高明的點子更重要。即使員工心甘情愿為追求卓越而不惜一切代價,企業也應該啟發和幫助所有員工獲得勞逸結合的生活。這些方面的投入一定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4.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四:批評的同時也在進行建設
皮克斯的智囊團由有豐富經驗的導演組成,共同幫助電影尋找問題、提出建議,決定權仍然在電影導演手中。
有三個特質奠定了皮克斯的作風:首先,成員間坦誠相待;其次,必須擁有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度量;第三,擔任智囊團成員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必須毫不松懈地進行監控和保護。
5.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五:失敗要趁早,失敗要盡快
如何才能讓大家毫無畏懼地直面失敗呢?
開誠布公地分享失敗是第一步,就是將失敗和恐懼拆分開來,營造一種不因犯錯而擔驚受怕的企業環境。
其次,即使誤入歧途,仍有時間重回正軌。雖然過程艱難費時,但每一個失敗的點子都會引向一個更好的選擇。
包容失敗,甚至期盼失敗的理念成為皮克斯獨一無二的思維模式。
失敗不可避免,管理者的任務并不是規避風險,而是營造一個讓員工能夠安全承擔風險的環境。
6.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六:平衡比穩定更重要
對于一家正在發展壯大的公司來說,市場需求是貪婪的野獸,創意發展是脆弱的嬰兒。在野獸的需求和嬰兒的需求之間達到平衡,企業就會越來越強大。
企業領導者必須有意識地做出努力,保護新生事物,無論它是電影創意的花苞,還是某個項目的雛形。因為這一切都和你企業的未來息息相關。
7.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七:列出清單,問題就沒那么可怕了
皮克斯遇到過許多問題。《玩具總動員2》全部數據被刪除,后來好不容易找回了數據拷貝,才得以起死回生,《飛屋環游記》則經過四個版本長達數年的修改才最終成形。2006年,皮克斯還被自己的同行迪斯尼收購了。
作者卡特姆指出:“企業各級人員都對問題承擔起責任,同時具備解決問題的自信……我們必須設立與問題性質相匹配的解決機制,將處理問題的權力下放到企業各個層級,問題無論大小,人人都敢于嘗試著去解決。這不僅能更好解決問題,同時也能給管理者提供一次向企業成員明確傳達企業價值觀的機會。”
8.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八:用有限知無限
潛藏危機表現有三個層級:第一是管理者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再暢通;第二是層級的劃分讓管理者無法認清團隊全貌;第三是員工察覺到問題,但因為無法判斷卻不敢直言。
面對令人不安的未知,我們應該將書中所提到的坦誠原則、保護措施、科研調查、自我評價以及保護新生創意等做法利用起來,或許未必能藥到病除,但至少能助一臂之力。
9.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九:只走老路,就永遠不會有驚喜
韓國禪宗有一個理念叫做“不知心”,認為人應該去嘗試未知領域。日本禪學有一個理念叫做“初心”,認為人不應被所知的東西束縛住。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我們就不容易受到干擾。正如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所說的:“問題的關鍵不在如何去尋找自己的聲音,而在于如何把找聲音這件事忘記。”
10. 皮克斯的成功秘密之十:預知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臨床心理學家卡勒的“溝通處理模式”:我們可以把每個人的性格看作一套公寓,住在不同樓層的人有不同視野。無論你打交道的對象是誰,想要與其進行有效的溝通,你就必須到對方的樓層去拜訪。
如果你決定進行一個與人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的創意項目,那么你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合作必定帶來麻煩。
導演就像在一條漫長黑暗的隧道中奔跑,在隧道中間有那么一段徹底陷入黑暗,進口和出口都沒有一點光亮,你只能硬著頭皮跑進去,漸漸地,倏的一下,眼前便豁然開朗。
不論你有哪種思維模式,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構建一套思維方式幫助你以開放的心態進行創新。
結語:未來不是目的地,而是大方向
想要釋放創意,我們就得放松鉗制,接受風險,信任同事,并且為他們鋪平道路,注意防備任何可能引發恐懼感的因素。即使這些你都做到了,也不一定能減輕創意文化管理工作的包袱。但是輕松并非我們的目標,卓越才是我們的追求。
我是何舒卉。
白天是三尺講臺教書匠,晚上是知識服務工作者。
讀完我的文章有收獲,記得關注我、點個贊或者打賞點吧!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