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怎樣的課堂?”我時常問自己。心底總有一個聲音在吶喊:我喜歡的課堂一定是健康的、興奮的、輕松的……
我知道,如果我是學生,我也希望我的老師給我們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所有的一切都朝著美好的狀態狂奔不止。
這時候,娃們會入迷地聽著你講課,神采飛揚,甚是歡喜。
11月6日,也就是星期一。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娃們也一如既往地說一句“舒老師,早上好!”就這樣,我們的課堂開始了。
剛開始,我還特別擔心,今天講課的課題是《怒吼吧,黃河》,關于愛國題材的課文,想要正確引導學生感同身受,理解課文表達的愛國情懷,對于我來說,是一項難點,不知道學生會不會懂得呢?一切都是未知數。
然而,學生們的表現,令我詫異……
開講前,讓學生閉著眼睛欣賞了《黃河大合唱》的第八樂章。我以為播放器里的美聲唱法會讓學生沒了興致。當我目視著娃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聽著,那般認真的模樣的確不常見。當一播放完,我問學生“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眼掃過去,全是此起彼伏的手,有那么一瞬間,我呆住了,不知道該叫誰來回答我提的第一個問題。這時候,我的內心“動蕩不安”,“我不能辜負學生如此厚愛,要對得起他們的熱情。”這句話一直在旁邊時刻提醒著我,我的心被娃們擊中了,只想要融入課堂,與娃們共享課堂的幸福。
我想,學生是真的聽進去了,才會投入情感,入迷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娃們說著,我聽著……
周靜,只有每次我點到他時,他才會慢吞吞地站起來回答問題的一個娃,而且每次他回答問題的聲音連他的同桌都聽不見,我們大伙兒用掌聲激勵他,但都以失敗告終。隨即,埋著頭,有時還會留下莫名的眼淚,讓我們都手足無措。
這次,他居然舉手了,而且把手舉得那么筆直,我被他的行為驚愕住了,這還真是破天荒的事兒。我叫到他的名字,他站起來,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我聽到了黃河在咆哮,在怒吼……我真切的感受到戰士們迎著艱難困苦向前沖。”全班沒有一個人不看向他,沖他如此流利的發言,全班“二級獎勵”的桌子已經拍響了,整齊劃一的響聲彌漫沸騰,我看見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們都笑了。
當請學生為他的發言做點評時,娃們一致地再次表揚了他。鄧淼坤說:“我一直以為周靜膽小,沒想到他這么勇敢,今天讓我刮目相看。”“周靜表達簡單,明了,他今天積極回答問題的勇氣像濁浪排空的黃河一樣。”舒麗梅站起來看著周靜。緊接著,劉志浩迫不及待地想表達對周靜的仰慕:“舒老師,你終于叫到我了,謝謝啊……”全班哈哈大笑。“從周靜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剛才聽歌曲時特別專心,他的回答剛好是我想回答的,太妙了。”
這樣的課堂,我覺得“活”了,我喜歡這樣的課堂,充滿靈氣,擁有活力,是課堂中本該出現的模樣。這樣的“活”,我清楚的知道是娃們帶給我的,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我清楚的明白娃們喜歡的課堂就是我一直追逐的旅程。
課堂中,只要我拋出一個問題,娃們都會積極配合我,說到我的心坎里,說得我好心動。
奠宏莉是一個個子小小的女生。但是,回答問題的氣場絲毫不亞于男生。她說“'時而'中我體會到戰士們的艱辛,似乎能看到戰士們為了勝利拼搏的場面,他們斬荊棘,破巨浪。這是新生的希望,這是屬于人民的曙光。”聲音愈發響亮而有力。站在講臺上的我,那一刻也隨著她的抑揚頓挫而熱血沸騰,滿腔的熱忱從心底直接爆發出來。
興許,娃們也被她的鏗鏘有力陶冶了情操,立馬調整坐姿,直挺挺,一個挨一個站起來的時候,像松柏,像不倒的軍人……說起話來,猶如堅固的城墻,高聳入云的山峰,激起了我心中的漣漪,這樣的課堂,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每次都翹首期盼的課堂。
朗讀課文片段時,娃們的激情高昂將黃河的氣勢讀得深情并茂,活靈活現,仿佛黃河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娃們既讀著,又觀看著氣勢洶洶的黃河,又感受著戰士們如黃河般豪邁的精神……他們的精神面貌,他們的精神勁兒,讓我不由地為之一振,這是不是就是語言的魅力?這是不是就是課堂的魅力?
課堂的花腔我不會,我也不太會教書。我只知道,現在把課堂還給孩子,創造一種幸福的教學方式是我一直追求的最理想的態度。我問:“孩子們這兩節課下來,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娃們爭先恐后都想要站起來一說為快。這樣的一幕幕是娃們的鼓勵,這些像金子般的無聲有聲的語言總是會激勵我拼命地向前,一定要向前……
于是,這節課,我發現了很多娃們都“不正常”了。不知為何,我卻極其地享受于他們的“不正常”。
覃靖欣滿臉興奮,一站起來就開始如黃河般滔滔不絕。她獨特的語言,贏得了響徹云霄的掌聲,“滾滾黃河在大地無情的撕扯下越來越澎湃,風輕柔的劃過他的面頰,似扶好折斷的枝頭,慢慢地不再怒吼了。他靜靜地流淌著,那濁浪好似永遠都濾不過的豆渣……”我不知道這一眨眼的時間,她的頭腦風暴會似洪水猛獸般侵襲,“她是怎么想出來的呢?”“為什么能有這么真摯的體會呢……”一連串問題充斥著我。這小腦袋里面蘊藏的能力讓我驚訝,使我佩服,她說的語言把我都卷入了,讓我情不自禁地掉入這美麗的黑洞里,怪不得娃們也都目不轉睛了。
在課余時間,我特地讓她記錄了上課的這一段話,想拿來體驗,又想拿來幻想,幻想她眼前的畫面……
再正常不過的戴慧,也變得“不正常”了。一項是班級中最理智的,回答問題時也喜形于色,眉開眼笑,她說:“上了這兩節語文課,我的心情愉悅到爆表,而且這結合了第19 課《怒吼吧,黃河》,讓我的情緒高漲,在平時的學習上,我很少這么激動,平時也挺正常的。可是這一回經過這愛國文章的熏陶,讓我的血都沸騰了,這精致描寫和激情的語言竟是直接讓我熱血倒流。我不僅感受到了愛國情懷,更感受到了快樂!”這么聽她娓娓道來,感覺還真是因為我的課堂,她變得“不正常”一樣。然而,這恰到好處的“不正常”卻是我最喜歡的一種狀態,如此一來,這“瘋子”似的感覺,我滿心的喜歡。
“我的感受是愛國不一定要去戰斗,冼星海和光未然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深切的愛國情感。所以,愛國在我心中,我也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愛我中華。”舒宇軒的發言像演講者,其他娃們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他的身上,雖然發言完畢,但這一句句有力的語言繼續吹進我們的心窩,帶來無限的感動。
蔣喜鳳的發言,像是我要總結課堂的話:“這兩節課異常精彩,同學們出乎意料的活躍。同學們的腔調隨著課文語氣的高低變化,時而鏗鏘有力,充滿激情;時而低回婉轉,無比哀傷;時而行云流水,歡快流淌……同學們滔滔不絕的分享著自己的感受。當然,我也不例外。有一種精神喚起了中華兒女那顆保衛家園的強烈的愛國之心。這種精神叫什么?叫堅持,正如那滔滔黃河水發出那虎嘯龍吟之聲,永不停息。”排比,自問自答的形式詮釋了她學習課文的感受,這一段段文字好動人,令我流連忘返。
……
兩節課的時間,我的頭腦受到娃們強烈的沖擊,來了一次課堂勇氣的洗禮。
通過一篇課文的學習,通過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文字,能夠帶動學生,使學生經受文化的熏陶感染,我覺得這就是課堂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我聽到下課鈴響了,我說:“下課!”娃們不約而同地看向我,異口同聲地對我說:“舒老師,現在才9點,還剛剛開始上課,你聽錯了,我們沒聽見下課鈴聲。”
我以為我真聽錯下課的鈴聲,于是就走到有手表的學生面前,沒想到,娃們居然“狡詐”地將手表的時間統一調到了9點。當時,我完全懵了,但聽到教室外面的吵鬧聲。我確定,我沒有聽錯鈴聲,的確下課了,明明下課了,就是下課了……
娃們如此這般的“自欺欺人”,我又覺得他們完全有“受虐傾向”,同時又覺得,這樣的他們真是溫暖我心。
這樣的課堂,我喜歡這樣的課堂,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