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馬玲? ? ? 欣賞一本書:始于封面,敬于文字,終于故事
? ? ? ? 三歲高興去幼兒園了,剛開始一個月每天送她上幼兒園前,我先在她的手掌心親一下,并且告訴她:“你在幼兒園想媽媽時 ,就把手貼在臉上,就感覺到媽媽的親親了”
是不是想問:誰教你這樣做的呢?
? ? ? ? 高興一出生就是我自己帶,所以擔心粘我,在上幼兒園前幾個月我想幫助她緩解即將遇到的分離焦慮,特意去買了相關的繪本,其中有《魔法親親》《存起來的吻》《大衛上學去》《我好擔心》等繪本。有創作故事的繪本格外有魅力,其中《魔法親親》就是。
? ? ? 這本書的作者是奧黛莉 潘恩,當年他四歲的女兒即將入幼兒園,經歷了極大的分離焦慮,女兒的情緒也使她深受影響,倍感苦惱,于是就有了這樣一本描述分離焦慮的書。 故事中有一個小浣熊,為什么會是浣熊,不是其它的動物呢?
? ? ? 先來了解下這個繪本的背景,作者潘恩和女兒在附近的公園里坐小火車時,突然看見灌木叢中有一對浣熊母子,當時,浣熊媽媽正在舔小浣熊的手,接著拉起小浣熊的手摩挲自己的臉頰,好讓它仔細聞聞媽媽的氣味。后來潘恩女士查詢資料才明白,原來浣熊媽媽在離家尋找食物,或者必須和小浣熊分開時,都會這么做,目的是希望小浣熊因為有媽媽的氣味相伴不致害怕,能夠安心待在家里。
? ? ? 浣熊奇奇站在森林的邊緣哭泣“我不想上學。我想留在家里,跟我的朋友玩游戲,玩我的玩具,看我的書,玩我的秋千??梢宰屛伊粼诩依飭??拜托嘛。
? ? 哭是小孩處理情緒最直接的表達,幼兒園開學第一天我送高興去,她覺得新鮮還開心的和我說再見。第二天送幼兒園她沒哭,可是晚上去接的時候,兩只眼睛哭紅了。
浣熊媽媽抱著奇奇,用鼻尖碰碰他的耳朵。
“有時候,我們都必須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她溫柔的說,“就算那些事剛開始看起來很陌生,又令人害怕??墒侵灰闳ド蠈W,就會愛上學校?!?/b>
? ? 對于剛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她們第一次和最親近的父母分開,在新的環境里會有焦慮,恐懼,不安。離開了父母,他們就像失去了最安全的保護,要像一個大人一樣開始拓展自己的小交際圈子。如果父母再不理解孩子的這種感覺,反倒用成人的思維說:人人都要去幼兒園,有什么可怕的?幼兒園那么多新玩具,玩幾天就好了。孩子那么小,內心得不到緩解還要壓抑,那真是想想都太沉重了。
熊媽媽是怎么讓小浣熊不流眼淚的?
“一個非常非常古老的秘密”浣熊媽媽說“是我外婆告訴我媽媽,我媽媽又告訴我的。它就是魔法親親?!?/p>
“魔法親親?”奇奇問“什么是魔法親親?”
“注意看哦!”浣熊媽媽拉起奇奇的左手,把他小小的手指全部攤開,然后身體微微向前傾,在他的手掌心里親了一下。
奇奇覺得媽媽的親親,從他的手掌心很快的沖上手臂,鉆進心里。就連他毛茸茸的黑臉頰,也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溫暖。
不僅僅小熊溫暖了,所有的讀到這段文字,所有看到這圖的人都很溫暖了。
最后特別感謝這次參加繪本培訓師的課,每天的打卡,碼些文字,讓我想到三年前小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的一幕幕。馬上又要上小學了,我又準備了上小學相關的繪本。能陪伴著那個小女孩子成長,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