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個多小時就看完了這本書,說實話,看完有些失望,比不上《白夜行》。這本書里,一開始我們就知道石神喜歡靖子,知道靖子殺了富慳,知道石神在幫助靖子,所以看時覺得索然無味,如果沒有最后湯川揭露石神為了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第二天殺了另外一個人幫靖子頂罪,使得整本書上升了一個高度的話,恐怕這本書也會被淹沒吧。
開始的開始,石神在準備自殺的那一刻,聽到了決定他命運的門鈴聲,靖子與美里剛搬來對門,來和石神打個招呼。母女兩的眼睛深深地感動了石神,使他重獲生命的喜悅,受其吸引,成為他生命中的奇跡。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曾有人說,看著我的眼睛,似曾相識。為何只是因為看了這一眼,便能喜歡上一個人、愛上一個人,這真是人世間最大的神奇。
而面對心中的喜歡,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有人深埋心中,有人立即行動,有人堅定不移,有人太容易放棄。
若不是因為靖子失手殺了前夫,我想石神恐怕會一直暗戀下去吧,他對自己外貌的自卑不足以支撐他去表白,且石神也不是靖子喜歡的類型。但因為這一偶發事件,石神的無底線幫助,使得他得以進入靖子的生活。
可是,他的幫忙,對于靖子來說,真的是好的嗎?
本來,靖子只是過失殺人,去自首,也許美里的生活會過得很艱難,可是良心上,至少是過得去的。而最終的結果,石神為了她們去殺了另一個無辜的人,為了她們要在牢里度過一生,她們身雖自由,心呢,真的能自由嗎?
所以最后,美里自殺,靖子去自首,繞了一圈,又回到本來的結局,還帶了一身的愧疚與不安,對她們來說,真的好嗎?
話又說回來,石神的邏輯思考能力是很強大,但他卻預估不了人心,他以為他從邏輯角度能幫她們母女兩脫罪,能讓她們過幸福的生活,卻沒有想到,帶著這樣的真相,她們如何心安理得地自己去生活?
另一方面,又著實佩服他的勇氣,他想用自己的下半輩子,換取喜歡的人的幸福,很偉大,卻也帶給對方沉重的枷鎖。就像書里說的,靖子能夠逃離富慳的掌控,但她逃得了石神嗎,難道就要因為他幫她隱瞞真相,一輩子不能和別的男人在一起嗎?
東野圭吾的兩本書,帶給我的都不是邏輯能力的提高,而且人性與情感的思考。我驚嘆于書里的愛,也感嘆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可能。
石神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他的愛,雖然從結果上令人不甚滿意,并不能帶給靖子真正幸福的生活,但是,在他所能想到的范圍內,他做了他能夠做的所有事,為靖子犧牲了一切。
覺得在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從自己的角度為別人做選擇,我認為這樣是對你好,所以我要這樣做。而在別人看來,可能未必是這樣。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我覺得凡是經典的能夠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流傳的作品,應都具有喚起我們心中對愛的向往、能夠讓大家找到共鳴的地方。
愛是那么顯而易見的東西,卻又是那么難以找尋的存在。我找不到它的界限,分辨不出它的真與假,當它真的停留在我手中時,我又小心翼翼地怕它離開,同時又咋咋呼呼地高估了它的期限。
生活又歸于平靜,我感恩生活,珍惜它的美好。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十字箴言,莫失莫忘。
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
愿平靜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