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傾訴愁苦,滿目疲倦的文字。
當然,它也不是一篇積極向上,熱情相教的攻略或雞湯。
它只是記錄一些改變,歡喜和開始。
(一)
馬緩緩談戀愛了。
馬緩緩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人。
固執到偏執狂的程度,人群恐懼癥卻又喜歡把自己放在人群簇擁的逼仄里,慢手慢腳卻不嫌少的什么都得親自抓在手里一條條做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已經多到我忘記剛才要寫什么了。
林林林總總的那么多,我覺得她應該是,直到變成無所不能的超人,才會對自己滿意。
覺得,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這個世界上,有安全感的活著。
馬緩緩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正直我的空窗期,我正在腦海一片空白的死磕該怎么碼文。
“嘿唄,我談了個戀愛。”
“……”我絕對沒有吃驚,我只是故作沉默,讓自己顯得很穩重。
“嘿唄~”
“嗯~是個怎樣的人?”
“是個機智的少年,看了《瘋狂動物城》么?跟那只狐貍一樣。”
馬緩緩絮絮叨叨的跟我說著那只狐貍,她說的很慢,說到細節還偶爾停頓一下,不是雀躍無比,也沒有緊張翼翼。我覺得,此刻的她可能還沒反應過來,神經信息傳達遲鈍,還沒有把相對應的場景模式切換至此。
談個戀愛,有什么好特別,要在這兒嘩啦啦的說一通?
是的呀,談戀愛沒什么好特別,只是,這個談戀愛的是馬緩緩。
這個社會進步的很快,數個小時就可以從南半球飛到北半球,越過山川,北邊的炎炎夏日,南邊的冷冷寒冬,都可以在一個日期標簽下的相機里,全數記錄。
所有的事情,都是講求效率的。
馬緩緩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已經是第四個年頭,社會的游歷規則即使不熟手,卻也是知曉明白。
為什么,在那么漫長的成長歲月里,她還是那個固執地保持獨自一人為伍的馬緩緩。
也許,因為她太慢。
(二)
有一部叫做《天長地久》的電影。
明遠說:“可是,我看著那個我喜歡的女孩,不知道有一天,她會對我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來。”
沈星辰說:“我絕望的渴望被愛,卻不懂得如何愛人。”
他們小時候就是很好的玩伴,卻因為各自父母的分離,被動的離別,被動的承受身心的分崩離析。
明遠在等待爸爸的十年走私刑期里,等到的是媽媽的改嫁,爸爸熬不過刑期而自殺的結果。
沈星辰目睹媽媽和情人的私奔,看著爸爸在追著那部關于媽媽的愛情的車子而喪命。
時光流逝,長大后的相遇,他們是彼此想念,彼此惺惺相惜,彼此笨拙的相愛。
一邊決絕而堅定,一邊惶恐而不安。
也許,他們從來沒有長大,從他們分崩離析的那一天開始,他們用了漫長的時間,去粘起心里那間倒塌了的房子,為了不讓再次倒塌出現,他們都按照自己的以為去努力。一個以為給很多愛,很多遷就,就可以離她更近;另一個以為使勁兒往上爬,就可以獨立而強大,沒有寄人籬下,可以保護愛的人。
在他們彼此那么類似,又那么不同的原生問題里,把他們的心都牢牢的定在了小時候,多年過去,長大了的,只是皮囊。
沈星辰在結束的時候,對明遠說:“我一直在想,我們在進入愛情之前,都帶著傷疤,但是所有的方法都試過了,吵過,放棄過,分開過,都是那么的令人難過,可不可以,不分開了。”
馬緩緩和我一起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從她眼眶泛紅,到隱隱啜泣,直到這一刻,我聽見她哽咽的有些喘不過氣,我不能去看她,不能給她遞紙,這樣的一刻,我只能沉默的陪伴。
或許是她看見了自己,或許是她終于給自己找到了一個足夠的借口,為什么要戀愛呢?為什么一定要找一個這樣的相伴呢?有媽媽,有朋友,自己一個也很好呀。
是不是有那么一些人,他們不肯踏入愛情,也不是什么要求和條件太高。
就像是一群倔強固執的小孩子,披著成人的皮囊,努力的建造自己的房子,不愿接受援助,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拒絕援助。
對于“喜歡”這種要建立在自己以外不可控制的人身上,無論如何也說服不了自己去嘗試。
所以,即使面對喜歡的,也在自我的理智里把它們逐一消殆,不肯邁出一步。
(三)
馬緩緩從絮絮叨叨慢慢停了下來,她的眼神依然會有不確定,但是也有了安然。
這個不愿接受援助,還死不承認的家伙,心里住著的那個小孩子開始長個兒了。
我慶幸,她碰見了一個氣氛相融的磁場,慶幸這個磁場恰巧有著主動的引力,讓她走出了第一步。這個既冰冷又溫暖,既廣泛又狹隘的世界里,我們總有著數不完千奇百怪的理由去做一件事情,或者拒絕一件事情。
那些我們與生俱帶的脾性,和不可抗拒的原生因素,在這個因快速而越發陌生的繁華里,顯得那么被動和不重要。會被標上不懂愛,懦弱,挑剔,各式各樣的標簽,多到偶爾恍惚之間會鋪天蓋地的自我懷疑起來,自己真的是這樣嗎?
那群遲鈍,沒有長大的孩子,敏感,固執,卻也因為這樣,赤子之心免于被成長的大河沖刷。那顆被重新粘起的心房異常堅固,不會掉落在迷失自我圈子里。
這是他們堅持下去的燈塔,即使孤獨,也不肯上岸或轉移,就那么直愣愣的立在海平面上,時刻的提醒自己,堅持的是什么。十年之前與十年之后,它都在那兒。
馬緩緩就是那樣自顧自的待著。
電影里,成年后走向社會的聞佳對沈星辰說:
“可見你還是原來那個敏感剛烈的沈星辰,少年的我們,都是熱烈而堅持的,那是一種光芒,引人入勝,我羨慕那些時光流逝,卻沒能改變他們的人。”
是的呀,這看似簡單的愛情,被反反復復地講了那么久,周圍裹滿了各式各樣的牽制和法則。輕輕抽起開端,現實,技巧,過來人的經驗,條件,要求,匹配程度……滿滿的撲面而來,再混合起那群遲鈍孩子的各自的細節,滿滿當當的,就沒有了欲望了……
有時候,我們從尋找自己,尋找到了一個相伴的人。
也有的時候,我們從尋找一個相伴的人,尋找到了自己。
不論哪一種,都值得慶幸和喜悅。
畢竟,光喜歡上,已經很難了。
謹以此文
讓大家知曉,有這樣一種,慢熱晚熟的人。
他們有各種奇怪難解的理由,就是遲遲踏不進關于愛情的圈子。
面對大流,卻不肯順勢而下。
請給他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