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關注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從《外婆的道歉信》開始的,他的作品有著極強洞察力,總是能敏銳地捕捉到日常中的細節,通過妙趣橫生的語言讓每個角色都活起來,讓讀者在深深的帶入感中去感悟人生,而這正是許多作品所欠缺的。
這次,巴克曼的新作—《熊鎮》圍繞一個同名小鎮青少年冰球隊的故事徐徐展開,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冰球運動的狂熱,從青少年隊員的真摯熱愛,到球隊相關人員為了熱愛的甘心付出,以及借由這項運動的成績增添家鄉發展動力的責任,這仿佛就是一部勵志小說。然而,隨著一起性侵事件的發生,在不同的信念和立場上,人們的觀點開始發生了分歧,由此,一場人性與正義的較量又展現在了我們眼前,人生百態盡在其中。
閱讀這部作品,我們除了能感受到作者一貫的作品風格之外,更讓人難忘的是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內涵。作為人生的奠基階段,我們應該在青少年時期怎樣來把握自己的命運,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書籍中的凱文、亞杰、亞馬等一眾小伙伴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答案,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哪怕你要付出常人幾倍的辛苦,這都是值得的。然而,作者又向我們表達了一個觀點:雖然我們需要通過努力去取得成功,但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人類的普遍良知和正義之上,僅有高超的技藝而無良好的操行是一樣難以獲得認可的。我們該如何活?如何愛?如何贏?這些更值得人們去思考。
當然,這部作品不僅僅展示了熱愛的價值,責任的重要,正義的意義,作為一個對生活有著極強洞察力的作家,巴克曼還向我們展示了親情、友情在人的成長中的重要性,正如蜜拉為家庭的付出,亞馬為能減輕母親的勞累而默默打掃衛生,瑪雅和安娜這兩個不同家庭的孩子共同成長的經歷,以及青春期孩子剛剛萌芽的愛戀……這些觸動我們內心的情愫總是在一個個細微之處流露而來。
有人這樣評價巴克曼的作品:他的作品沒有一個字是無關緊要的,特別是某幾句話,會一拳將你的靈魂打到淤青,足以令你的五臟六腑為之翻攪。書中那比比皆是的富有哲理的語言,總是在不經意間打動到我們的內心:“想怎樣收獲,就先怎樣栽”,“別人說我們是什么我們就會變成什么”,“人生中,沒有幾件事情是比承認自己的虛偽更困難的”……對于這樣一部對生活有著深刻總結的作品,你讀的次數越多,征服你的地方就會越多。
“多讀一本書,多活一個人生。”對讀過巴克曼作品的人來說,一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