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教育

上午沒事,媽媽輸液睡著了,看完了以前沒讀完的幾篇文章,看到了下面一段話,跟我聽的武校長的課那么相似,一下子觸到了當時我對我自己兒子的期望和教育,是呀,我向往有像武校長這樣的課堂,父母課堂,教我們做父母,然后復制出一個好的復制品,我們優秀的子女。我其實沒有做做好導向,孩子也是按時的“出軌”!下面分享一下這段話,安靜的病房讓我靜心的看了幾遍,覺得印象深刻!

英國詩人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作家單小丁對這番話的解讀最為精準:

“任何父愛母愛,終是要退出。”

養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

而不是成為你的復制品、附屬品。

你可以幫他一把,

但最好的辦法,不是托他去摘天上的星星,

而是教育他自立自強,學會制作梯子,

學會攀爬的技巧,學會即使遇到艱難困阻也絕不后退,

學會自己慢慢的爬高,接觸天空,手可摘星辰,

那一刻的他們,才有真正的耀眼人生。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從來不是給子孫留下多少財產,

而是留下自己曾經與這個世界搏殺過的傳奇。

龍生龍鳳生鳳,你有熱血沸騰的故事,

你孩子未來就不會默默無聞。

你看遍世界,有廣度,你孩子也許讀遍世間書,有深度;

你征服珠峰,睥睨天下,你孩子也許深埋實驗室,成為一名戰爭人類智慧頂層的智者;

你在商場搏殺,你孩子可能在體育場搏殺。

為人父母,你只要活出自己的傳奇,

不必非要孩子成為下一個自己,

當你留下你的故事,你的孩子就會接著它在另一個領域發出自己的光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