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沁的早晨,窗外雪勢依舊不減。
經(jīng)過一夜的渲染,擁擠的都市竟然多出了國畫中那大片的留白。眼前這世界,由熟悉開始變得陌生,由枯燥開始變得有趣,如同上帝初創(chuàng)般,潔白、空曠,充盈著遼闊的荒涼感。
漫天的飛雪,如同撲飛的白蛾,迷離了視野。厚厚的積雪和濕滑的道路,減緩了都市的經(jīng)濟律動。整座城市的節(jié)奏不再如搖滾樂般緊張焦躁,卻仿佛抒情詩般有條不紊。我開始喜歡上了雪都的存在。
喜歡?對于那些篤信功利主義的門徒而言,這徹底糟透了。他們會抱怨結(jié)冰的道路,會抱怨肆虐的寒風(fēng),會抱怨這鬼天氣,既不利于出行,又不方便工作,更不可能高效地學(xué)習(xí)。
但,總有些人喜歡。譬如孩子們。如果事事都與功利掛鉤,那他定然沒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當(dāng)然發(fā)現(xiàn)不了生活中的情趣。但,都市里的孩子不是。都市的孩子很喜歡雪,甚至比鄉(xiāng)下的孩子還喜歡。這點錯不了。他們稱雪為仙子,為精靈。一旦有雪他們便忘掉了嚴(yán)寒,拋掉了繁重的功課與補習(xí)班煩惱,任冰冷的污雪浸濕了保暖鞋,任小手凍的紅通通的也要搭建起雪城雪人,他們收獲的是什么?其實很單純——快樂而已。然而,這一點似乎在都市中被遺忘在某個角落了。
那么問題來了——快樂在哪里?原來啊,所謂的快樂,即是懂得生活的情趣。也就是說快樂源于生活。也就是說快樂就是你覺得活著有滋有味。然而如果快樂的感覺太容易被金錢衡量,那么它一定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因此快樂還有真假之分——
穿錦羅綢緞的快樂,不一定是真快樂;吃山珍海味的快樂,不一定是真快樂;住深殿宮闕的快樂,不一定是真快樂,那么真快樂在哪里?
如果我借用歐陽修的話來回答你認(rèn)為合適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