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
要繞道去看最好的朋友,因為里程短,選擇了久違的硬座,說實話,在上車之前我已經給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建設,我的印象還停留在差不多十幾年前坐火車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候坐火車買不上坐票,清一色的是站票。火車似乎是能裝下無限多的人,每一個站點都會上來不少的人,擠得車廂里到處都是人,能坐三個人的大座一般都是要擠四個人,兩個人座的要坐三個人,即便如此,走廊里還是滿滿登登的人,想上個廁所也需要提前計劃好了,從人山人海中擠過去,早早的過去排隊才行。還有人干脆鋪上報紙睡在座位底下,這倒是免于擁擠了,但是估計是躲不開各色的腳氣的熏陶了。
那時候買張票好難啊,作為學生偏偏避不開放假和開學最擁擠的兩個時間,開學時候不能提前走,放假也不能拖后回去,因為學校的宿舍總是會準時準點的開、毫不延時的關閉,作為在外求學的學生除了宿舍實在是沒地方可去。所以趕在開學和放假的時候,浩浩蕩蕩的學生大軍都趕在那么幾天集體的從東到西或者是從西到東。
買不上票就得想各種辦法,那時候的學生都會有幾個票販子的聯系電話的,一到放假的時候就的提前和票販子聯系。也不知道這些票販子哪來的那么大的能耐,雖然我們總是要花相當于全價的票買一張學生票,但至少能保證我們回去家,不像火車站里任你拍多長時間的隊,永遠沒有票,把我回家的急切心給擊得粉碎,在陌生的城市里也發現自己是如此的絕望。
和票販子交易票的時候有時候堪比是一個警匪大片一樣,讓我有時候竟然覺得欣喜。那時候我和還是男友的老公一起去拿票,可是票販子就是不現身,那時候也沒有手機,不像現在聯系的方便,我們都是用IC電話先聯系票販子,票販子讓我們去車站附近的一個電話亭給他打電話,我和老公到地點后按照約定時間打電話,票販子質問老公他旁邊的人是誰,感情他是在附近地方能看到我們的,老公說我們是一起的,票販子說只能他一個人去見他。老公一個人去指定的賓館里去見票販子,我站在外邊焦急的等待。過了一會老公就拿著到手的票出來了,據他說票販子把一車廂的票都拍在床鋪上讓他隨便挑。我很疑惑,他能賣出去那么多的票嗎?賣不出去不是砸在手里了嗎?老公說我多慮了、人家到時候還能退票呢。不過也是,像我們每年提前找票販子,最多也就是花個全價票的錢買個半價票,據說到最后幾天,一張票票販子可以翻好幾倍掙錢呢。誰讓一票難求呢,有需求就有市場,簡單的供需關系,市場決定了價格。
開學的時候簡單一點,因為老公有親戚在車站,可以提前幫我們買上票,省卻了很多的麻煩。
像現在互聯網開通了,從網上就能買到心儀的車票,而且經濟條件好了,一般不會再選擇硬座了,能夠自由地選擇臥鋪車了,再擁擠的時間乘車也不會有以前那樣的擁擠車廂了。這也標志著我們的成長了。
正想著,火車開來了,我按照票面上的座位號找到座位,現在的火車車廂即便是硬座也不是以前的硬皮座了,也鋪上藍色的金絲絨面罩、一下顯得很高大上了,人也沒那么多了,幾乎每個人都有座位、也是現在互聯網上能買座了,車次也多了,選擇的余地變大了,不趕時間的話沒必要再去硬擠一趟火車了。火車上的空調也比以前給力了,不管外面是嚴寒還是酷暑,車廂里也能做到恒溫不變了,這是時代的變遷和進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美好時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