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是指相遇,那么,以每天能碰到1000個以前從未相遇的人計算,到你80歲的時候,你累計會遇到2920萬個不同的人。
地球上現有60億人口,因此你遇到他們每一個人的機率為千分之五。
然而人生海海,能夠遇到你的愛人,應該要億分之一的機率。
那遇到對的人的機率呢?
還記得初中那會兒,情竇初開,對于喜歡,有了最初的認識。
偶然的機會看了《向左走,向右走》這部電影,第一次意識到,錯過,是一件充滿遺憾的事情。
然而,錯過,在生命長河里,實時都在發生。
錯過鬧鐘,錯過班車,錯過地鐵,錯過上班,錯過約會,錯過見面,錯過打折,錯過好物,錯過新品…
還有,錯過愛人。
我經常會想,到底是錯過可怕還是遇到錯的可怕。錯過會不會只是像買了悔三天,不買悔三年這樣?
亦或者是說錯過就是交錯后往不同的方向越走越遠?
在錯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有甚者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都無疑是人生中的一種遺憾。
正因如此,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成為彌足珍貴的事情。
有人會說,這樣的判定無非是事后諸葛,當你在感情發生的那一刻,又怎知那個人是不是你要的那個對的人呢。
但肯定會有人說,我就是有那個第六感知道這個人是不是就是自己要找的對的人。
還有有人會說,這些一眼就能看出來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
然而這就像一個偽命題,沒有第六感,沒有一見鐘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對的人”的認定標準也會逐步改變或者說提高,無論是朋友還是戀人,都會開始懂得花時間,在生活中通過細節一點點的來尋找那個“對的人”。
這個過程就像海選,總會有吸引你的聲音讓你轉身。
就像微信好友列表里的400多個人,你會點開的對話框也就那兩三個。
各種群里的熱鬧也比不過三五知己約出來毒舌八卦。
心情不好遇到困難的時候傾訴,展示軟弱一面的時候,還是那些人。
那些人已然逐步變成了你在生命中認定的對的人。盡管你不能夠將他們都放在了“對的時間”這個命題里面。
然而你不可否認,再來100個好朋友,也敵不過TA一個人。
TA的一句有你真好敵過一堆人說美女你好。
就像我吃過這么多美食,但是怎么樣都吃不膩的總是那幾家。
就像我愛過那么多人,想著要度過漫長歲月的,卻只有你。
也許到未來的某一天,你也會遇到了這樣一個人,他可能沒有你想要的吳彥祖、彭于晏各種老公的容貌,他可能沒有思聰老公的財力,他可能沒有井柏然、陳柏霖那么的體貼。
不管這個對的時間是指年歲,還是指機遇。但是,他會在你覺得是對的時間里,陪你度過漫長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