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不再練習電吉他并停止學習音樂的念頭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我非常崇拜各類“全能型選手”,自己也在努力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樂理、電吉他、鼓、貝斯、極端嗓(唱歌)、二胡、合成器、小提琴、畫畫、電吉他效果器、Cubase、Pr、Ps、Ae、C、java、單片機等等等,每一項我都想學,都想練好,我太貪心了。因為這些太有趣了,你會發現巴赫曲子中的數學之美,電吉他綜合效果器用的是DSP,電聲信號處理和模電數電知識息息相關,四軸飛行器數據處理會用到高數和數值分析的知識,錄一個電吉他cover視頻你需要學會調整效果器音色、使用錄音軟件、學習相機參數、用pr剪輯用ae后期等等等。
了解的越多,發現不同領域的內在聯系也就越密切,但每個領域自己的終點是那么的不同并且深不可測。
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美。
電吉他如果不持續每天5個小時以上的練習并且大量學習樂理是難以快速進步的,并且要維持演奏的高水平必須不能停止學習、練習和鉆研。電子設計、編程,所有的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時間和精力成了除卻學習成本以外最大的障礙。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只學音樂、電、編程這三樣時間是勉強夠用的,但是
這是去年12月給自己做的階段總結,去年確實花了太多時間在音樂上,想把愛好都往專業的方向發展,但又由于兼顧其他方面所以音樂方面也不如人意。
所以我下定決心寒假完成和小咪的合奏計劃、完成自己的一個cover視頻之后就減少這方面的時間,把興趣愛好全放在自己的專業上。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執行也需要毅力,因為彈電吉他真的很開心,哪怕練到左手痛到不能碰還是很開心。其實對我來說,debug一大段代碼也有莫名的快感。在下一個階段之前都不打算再苦練電吉他了,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和樂隊朋友的約定只能勉強去堅持。
也許有一天生活讓我們不得不放下我們所熱愛的人或事,我很確信那只是我的暫時離開,暫時放棄是為了更好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