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當你剛要決定開始減肥時,朋友叫你一起去吃大餐,這時的你左右為難,最終你告訴自己:不是不想減肥,是別人破壞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最終的你決定先寫一封悔過書,然后坦然地吃完這頓大餐再說。當你決定要開始學習的時候,朋友卻約你去一起去狂歡,然后你只能默默地告訴自己:今天先去嗨吧,過了今晚再學習。
就這樣,減肥計劃一拖再拖,到了夏天還是穿不上心愛的裙子。學習任務不能完成,錯過一次次機會。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為什么堅持那么難?
最近讀馬徐駿老師的文章《如何養成新習慣》特別有感觸,文中有一個栗子對我觸動很大。
在美國最大的健身房叫星球健身房,在美國有一千家分店。星球健身房最出名的就是會費極低,每個月只要十美元,哪怕是換算成人民幣也夠便宜的了。
那你就有一個問題:這么低的收費?他們掙錢么?
星球健身每家店最多容納300人,但是你知道它每家店平均能夠賣出去多少張會員卡么?6500張!
那你又有一個問題了:這健身房會不會擠爆?
事實上,確實沒有。
因為絕大多數人辦了會員卡有也不會去,也不會退卡,因為會費太便宜了,他們總是覺得以后有時間會去健身的,這家健身房就抓住了這一點,所以收益很好。
這么看來,堅持對很多的人來說確實挺難。
制定新的目標代表著你要在生活中做出改變,而人天生是習慣性的動物,所以要打破舊有的習慣并且建立新的習慣很難堅持。比如戒煙,意味著你要打破舊的習慣,還要忍受戒煙過程中的一些痛苦,這個過程很多人都半途而廢。
但是又沒有一些好的辦法養成新的習慣?
馬徐駿老師在他的專欄中提到三招養成好的習慣,介紹給大家:
1.目標具體化。
就是把大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的可落實到日常的小的目標。
比如背單詞,一本單詞一口氣全都背下來記住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我們可以規定自己每天被一定數量的單詞,多少天背完一本單詞,這樣目標就更加具體。
2.將目標融入日常生活中。
這一招的核心是以舊帶新,將新的目標和原來的日常習慣結合到一塊。比如你想多吃點水果,把你的早餐和吃水果結合起來,吃早餐的時候加上一點水果。
以舊習慣帶動新習慣,就是把原有的固定動作當做新習慣的信號,不斷重復直至在大腦中固定下來。
3.66天法則
每個人養成新習慣的時間不一樣,一般來說,人們要是想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大概需要66天左右的時間,這個就是讓你的大腦為你的新的習慣建立連接的時間,一旦這個新的習慣養成和固定下來,就像你的吃飯和睡覺一樣,不需要再去堅持了。
自己也非常有感觸,比如自己剛開始跑步,也是每天一百個不愿意,但是當2個月跑完之后,卻意外地發現自己愛上了跑步,甚至誰攔著我不讓我跑步,我就跟他急,這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堅持”兩個字了。
介紹給你這三個方法,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