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就能找對話題》14%
R:分清主次,話題才易被記住(有刪減)
一天,員工小孫去拜訪某位很重要的客戶。小孫對著客戶一直在滔滔不絕地講,對方也很認真地聽。他沒有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任何厭煩的信號,心中暗暗地高興。過了幾天,小孫拿起電話撥給這位客戶。
電話一接通小孫就很熟絡地和對方套近乎:“你好!我是小孫,什么時候我們一起吃飯?順便談一下上次我和你提過的那個計劃……”
對方疑惑地問道:“請問您是哪位?”
“我就是上次和你一起喝茶的小孫啊,當時我們一起聊了兩個多小時!什么?不記得了?”小孫正在努力試著向對方講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對方已經掛斷了電話。
聽著電話里傳來的嘟嘟聲,小孫站在電話旁,一臉的困惑和不甘心。
小孫困惑之余,找到他的一位領導,很郁悶地說道:“前幾天我和客戶聊了很久,貌似聊得很投機,怎么一轉眼對方就忘記我了呢?”
領導向他詳細地詢問了經過,很認真地問小孫:“你們當時都聊了些什么,你是否還記得?”
小孫想了想說:“我們聊了很多的話題,我怎么可能全記得!”
領導不由得笑出聲來:“你都不記得,別人怎么可能記得?”
大概很多業務員都有故事中小孫經歷,自己滔滔不絕地跟客戶談天說地,可是一轉身,對方就把自己忘得無影無蹤。這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孫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喋喋不休,毫無主次之分。這樣的話題連自己都記不住,對方怎么可能記住呢?這就是小孫談話失敗的原因。
小孫的故事給大家敲響了一個警鐘:在與客戶溝通時,不要引出太多的話題,應該挑最主要的話題來說。彼此溝通暢通無阻以后,再進入正題。這樣,更容易促使訂單成交。
我們在引出話題時,應該怎么做才能分清主次呢?
突出重點?
如果讓小孫將自己所說的話題整理出來,列出一個中心主題,在與人交談中,要想給聽者留下好的印象,使自己所說的話易于理解,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開口突出重點。
順序合理?
有些人會遇見這樣一個問題:心里明白卻無法用有條理的語言表達清楚,甚至沒有一點邏輯思路。這就要使你的話題有順序,要弄明白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順序不能顛倒。
如果你說了半天,發現仍未能將一個主題清楚地表達出來,就要先停止說,在心中重新確定說話的順序,腦海中列出幾點大綱,然后清晰表述出來。
說話不散?
只突出所說話題的重點,有的時候難免會枯燥無味。這個時候,要懂得對方的心理,圍繞所談的話題找出聽者感興趣的點。對方不感興趣的話題,你說的越多,對方記住的就越少。這個時候需要將你的話題盡量以對方為中心,涉及聽者關心的事情時,要盡量客觀,不要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種說話的方式有利于活躍氣氛,又能做到說話“形散而神不散”。當你感覺所說的主題沒有給聽者留下深刻印象時,你就可以在即將結束時重復重點話題,以加深對方的印象。
I:知識重述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要達成某種目的,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明確自己的話語:
1、心中有重點:在交談過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重點,在交談前或者交談中,對自己所要傳達的內容進行梳理,明確自己的核心內容。
2、順序要合理:對于自我內容的表達通過清晰的順序來傳遞。
3、激發興趣點:在交談的過程中,時刻關注對方的興趣點,可以圍繞興趣點進行切入和轉換到所要傳遞的重點上。
A:拆為己用
A1:以往經歷
班級學生由于貪玩沒有按時完成上交,到班上之后,先是把沒有交作業的揪出來,然后便進行教育,過后自己也不知到說了啥,只記得批評了他們。
正確處理:
確定重點:教導學生克服自己懶惰。
確定順序:羅列一些知名人士的成果,他們成長的經歷,過度到成果前的付出與努力,激發學生對于自我的反思,再提出具體要求和懲罰措施。
激發興趣:知名人士的成果以及成長的經歷可以對他們造成刺激。
A2:如何使用
情境預設:如何說服他人和我一起參加拆書幫活動?
1、重點:拆書幫活動
2、順序:先從平時休閑時間怎么度過入手,然后是否有了解一些當下線上學習課程,也可以從平時如何讀書上交流,過度到拆書幫活動上,介紹拆書幫活動,邀請加入。
3、可能存在的興趣點:線上學習課程,如何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