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那天,上作文課講評課,這是他們最喜歡上的課——青春的他們,總想推開別人生活的門,往里瞧瞧。
? ? ?說到從身邊事物尋找素材,我突然想到:“你們南邊山上的燕子石,不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嗎?”學生一臉茫然。我很愕然,因為南邊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上常有燕子石,我以為他們生活在這里一定會知道。
? ? “你們不知道燕子石嗎?”學生搖頭。
? ? ?“燕子石就是燕子的化石,天空的燕子怎么會成了化石呢?這不值得我們思考嗎?”學生開始笑了,那意思是俺們從沒想過。看他們的表情真不知道。我想罷了,于是繼續上課。
? ? ?講完了,學生開始修改自己的作文了。一個男生,突然舉起手來,眼神堅定地望著我。這個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一手潦草的字跡讓他在這個好字如云的班里,更加不顯眼。
? ? “你有問題嗎?”我走到他身邊,微笑著,親切地問他。我想,能在作文上有問題,難得啊,至少說明他思考了,他有興趣了。
? ? ? “老師,燕子石,不是燕子的化石,是一種昆蟲的化石,因為長得像燕子,所以叫燕子石。“他很認真地對我說。
? ? ”哦,哦,原來是這樣。好,你坐下吧!“說實在話,我臉上當時一定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紅云,但是立即煙消云散了。
? ? 我面帶微笑,鄭重地走到教室中間。”同學們先停一下。“學生的目光瞬間都被我一句話吸了回來,他們在等我發話。
? ? ?”剛才楊宇給老師糾正了一個錯誤:燕子石,不是燕子的化石,是一種昆蟲,因為像燕子,所以叫做燕子石。“學生先是一陣驚愕,然后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他,緊接著的是一陣熱烈的掌聲。等他們掌聲落下。
? ? ?”我們應該向楊宇同學學習,學習他的博聞強識、見多識廣。我們一定要多讀書。“學生們都心悅誠服地點頭。”當然,老師也得多讀書,多學習,要不會被你們當眾“打臉”的。“我笑著說,學生一陣會心的笑,我很坦然地跟著笑。”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共勉。“我繼續說。這個時候下課鈴聲響了。我說完下課便飄然走出教室,身后傳來學生一如既往的”老師再見。“
? ? ?下課回到辦公室,這事在心里揮之不去。其實,當我告訴學生自己的錯誤和表揚楊宇時,我有過一絲的猶豫,有過一絲的羞愧,但是,我想,我必須真誠,在自己知識方面出現問題的時候,更應該真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得讓學生明白四點:第一、在知識的海洋里,每個人的所知都不過滄海一粟,老師不是無所不知的神,也會犯錯,所以不要光聽老師的,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絕不能迷信老師和權威。第二、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不要緊,得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只要真誠的態度,總會得到別人的諒解——學生的眼神和會心的笑證明了這一點。第三、學無止境,每個人都得不斷的學習,多讀書才是。第四、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都有優于別人的地方,不要輕視別人,更不要輕視自己。
這次“臉”,我覺得“打”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