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是一對40歲左右的夫妻,男主人在化工企業打工,時常見他穿著早年前石油工人多穿的那種橙黃色的工服,開一皮卡車,為人很是靦腆,每次見面總是微微一笑算是招呼,女主人沒有工作在家看孩子,二閨女像是1歲多的樣子,整天在她媽身上蹭來蹭去,他們一家人穿著很樸素,有時候上下樓見他們家開著門,屋里擺設也是簡單至極,他家大閨女和我家孩子在一個學校上學,讀四年級,孩子長得不高,瘦瘦的,戴一大眼鏡,背一大書包,遇到總會甜甜的問一聲“阿姨好”。這天下午放學,去接孩子,正好四樓女鄰居也抱著孩子去接老大,我們便聊了幾句。
我問她,孩子學習行嗎?
湊合吧,班里前幾名。
平時作業多嗎?
還行,孩子比較自覺,回家總是趕緊寫作業,沒有說是拖到很晚。
這小孩子影響姐姐寫作業嗎?
不影響,從很小的時候,就告訴她,姐姐寫作業的時候,不能找她玩。
現在你們還能輔導老大的作業嗎?
不能了,從三年級有英語就輔導不了了,我們給她找了個退休的輔導老師,從一開始學英語就跟著那老師,我和她爸爸一點不懂,光怕她落下。
哦,我看你家老大有時候自己背書包往北走,那就是去老師家嗎?
不是,那老師是x號樓的,去北邊是去求知學堂(輔導班),孩子有幾個同學在那上,覺得挺好,孩子也愿意去,就讓她也去了。
嗯,挺好的,你們對孩子學習真上心!
聽完女鄰居的話,我有些震撼,我認真看了她一眼,平時也就是過來過去,沒有很注意這個鄰居,只是聽一樓講過,四樓沒有生老二之前,他家冬天都不要暖氣,確實是,一家四口都是靠男主人在企業打工那點錢養活,日子不是多么寬綽,但是人家對孩子學習的態度值得我學習。想想我家孩子的學習歷程,不禁汗顏,三歲時候因為老師的一個氣球,熊孩子非要報了英語班,5000塊錢的學費,上了沒幾節課,就上夠了,心想著孩子小,隨她吧,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現在想來,是我們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是我們沒有給予更好的引導,那會只想著自己玩,也讓孩子玩,讓孩子覺得學習可以那么輕松,其實上學讀書學習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從來沒有說玩著學習這碼事!
反思過去,痛定思痛,學習只有一個樣子,那就是,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