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簡書寫作,談談時下比較熱的話題
一、“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人們對于人工智能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它會代替我們的工作,讓我們沒飯吃。換句話說就是,使我們的存在變得沒有意義甚至威脅我們的存在。那么我們要先理清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1、為了存在
所有威脅我們存在的事物,我們都會想辦法清除掉。所以,存在的第一個本質,就是為了存在,想盡辦法存在。
2、為了熵減
熵是描述一個系統(tǒng)混亂程度的物理量,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一個系統(tǒng)的熵是會逐漸增加的。
著名物理學家兼虐貓狂魔薛定諤寫過一本書叫《生命是什么》,書中給的一個觀點就是,生命以負熵為生。我又進一步的向前推演了一步,生命通過轉化能量,不斷的將自身和周圍環(huán)境變得更有序,從而讓一切更有效率的變得更有序。
不論人類是有意還是無意做到的,我們確實是在朝這個方向發(fā)展,而且確實也提高了自身的生活品質。
二、什么是信息?
上個世紀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信息時代到來了,一切都要信息化,那么信息又是什么。
信息是這個對世界的一種抽象表示,從人類發(fā)明數(shù)字和文字開始,最原始的信息時代就到來了。信息可以讓人們跨時間跨空間的了解一個沒真正體驗過的事物,從而增強生產生活的效率。由此,我們的各種數(shù)據(jù)開始不斷累積,開始用竹簡和書本記錄信息,后人也可以從信息中快速汲取前人的經驗。也可以更有效的創(chuàng)造有序。
上個世紀,人類把信息通了電,信息開始以越來越低的成本、越來越快的速度傳播和記錄。有了這些信息,以及各種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工具(軟件),我們快速建設了現(xiàn)代化的城市。
也就是說,人類與世界的模型是這樣的:
我們通過獲取食物構建自身,又在世界的交互之中,我們的大腦記錄和產生了信息,讓構建有序變得更有效率。后來我們互相之間可以跨時間跨空間的共享信息讓效率更進一步的增長。
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讓共享信息的成本變得極低、大部分的信息可以瞬間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可以按照最新的數(shù)據(jù)去驅動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構建有序的世界。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什么呢?他們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模仿人類處理的方式和行動,幫助我們構建有序。
三、什么是教育?
根據(jù)這個模型,教育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幫助一個效率不夠高的人獲取必要的信息,從而讓他效率提高到變成滿足社會效率需求的人。
很多人說我們的教育制度不好,其實就是,我們無法保證,教育工作者自身就是一個效率足夠高的人。
而人工智能的好處就是,它可以根據(jù)每個人的特性數(shù)據(jù),定制最佳效率的教育方式,讓很多因為不良教育錯失機會的人也能盡快步入正軌。
又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速度都有極限,所以天分可能又是一個瓶頸。不過,在這個問題顯現(xiàn)之前,因為大家都釋放出了自己的真我,我們的生活肯定還是會首先變得更美好。
四、人工智能時代的構建有序的方式(創(chuàng)業(yè)方向)
每個時代的轉換,其實都伴隨著一些工種被替換掉。工業(yè)時代到來,農民要失業(yè),美國現(xiàn)在僅有2%的農民。但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豐富更美好更有序的世界。每個人都可以看全世界的書、電影、聽全世界的音樂、甚至走遍全世界。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時代也是如此,初看會導致大規(guī)模失業(yè)。但如何把這些人教育成符合人工智能時代效率的人、如何更高效的處理和記錄數(shù)據(jù)、如何讓各種美好更低成本的傳達,這些都是非常棒的可以做的事情。
記住一點,你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工具”——一個能自我運行的系統(tǒng),讓邊際成本降到足夠低,這樣才不會被事業(yè)拖垮。
五、富有求知欲的少數(shù)派
很多人從小總是對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疑問。不過經常就被身邊的人扼殺了:考試不考、知道這個有什么用之類的。
但是,正是這些知識讓一些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突破前人的效率,創(chuàng)造著我們的新世界。
搜索引擎初步的讓這些人學到了想學的知識。如今不少程序員(包括我)都是通過百度、google學習編程的。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時代能讓這些人的求知欲更好的滿足。
May the order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