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暨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另外一個解釋,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其實本身“正確的方法”就是解答題高手具備的;“做正確的事”就是做對了選擇題,選擇了正確。
看了上面的讀書筆記,突然想到2012年自己做家教的一段經歷,其實自己就曾經與一次“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擦肩而過而不自知,現在突然被笑來老師點出來,簡直可以用醍醐灌頂來形容,那我就把自己的這次擦肩而過總結出來吧。
那是2012年冬天吧,實在是記不清了了,自己從施工單位跳槽到一家制造單位,日常工作不是很忙,就想著周末找點事做掙點外快,順便也可以提高一下自己,于是經過一番努力就接到了3個初一學生的家教工作(期中一個還是一個哥們的孩子),主要給他們補習數學。
我一直對自己學習數學的方法還是有些自信的,畢竟上學以來也就數學成績能讓老師對我刮目相看,在給這3個學生進行補習的時候我就發現一個現象,每當我給他們講解完畢以后,有一個小朋友(就叫他小明吧)總是在演草紙上把我教的方法再演示一遍,演示一遍還不算完,他會再找一個類似的題自己做一遍,如果做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他就會讓我把方法再講一遍;而其他兩個小朋友基本上就是看我講一遍,然后就說老師我會了,你再講其他的題吧,基本上不會自己實踐的,有時候我覺得有問題就強制他們實踐一遍,他們也是應付了事,基本上不會很認真的去實踐。
就這樣過了一個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小明從原來的61分,到現在的85分,而其他兩個小朋友不是原地踏步就是退步,可想而知小明的父母提著禮品拿著補習費請求我再教小明一個學期,而其他兩個小朋友的父母則對我怨氣深重,其中一個小朋友的父母甚至沒有給我補課費,另外一個是我哥們的孩子我當時很羞愧而拒絕了他的補課費。
這件事讓我很有感觸,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沒有把3個小朋友都教好,你說教的不好吧,有一個成績提高了20分,你說教的好吧,另外兩個沒有任何進展。
后來在與一個老家教朋友喝酒的時候終于找到了答案,他原話是這么說的“你要學會選小孩啊,那些小笨孩一定是不能教的”,當時就把我點醒了,是啊,我沒有選過家教對象,都是他們選我,而我在選擇的時候就沒有注意到有些小孩就是“笨小孩”(我覺得我朋友所說的笨小孩其實就是不具備小明身上那些特質的小孩,暨學了就學了,從來不去實踐,聽完講解就聽完了也不自己去做一遍,別人強制要求他去實踐的時候,他又是被動的接受,用笑來老師的話就是說:你聽我的課沒有什么用的,有用的是你聽完課的實踐)。
不會選擇家教對象,你就很難教出成績,進而影響你的家教業績,當然最后直接影響的就是你的收入。
從這件事中我深有體會,正確的方法很重要,但是比這更重要的是學會正確的選擇,選擇了對的對象,你就有很大幾率收獲好的業績,選擇不對真是努力白費啊(沒有money,沒有認可)。
如果我再次去兼職做家教的話,一定會選擇我的家教對象,肯定是那些愿意實踐,努力實踐的小朋友,這樣你的家教業績才能做好。
說道這里肯定有些圣母要發言了,難道那些“笨小孩”就這樣被無情的拋棄了嗎,是的,他們被拋棄了,他們需要學習的不是知識,而是如何主動去實踐,再次重復笑來老師的那句話,你聽我的課沒有什么用的,有用的是聽完的實踐,這種主動實踐能力作為一個家教是不愿意去交的,因為它要很長時間才能習得,可是那些家長他們等不及啊,他們只看成績啊,他們不會去理解你家教的,說穿了,是他們讓我放棄了他們的“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