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一個挺有意思的重組案例。
其實是融資。因為是股權融資,所以看上去象重組。
主角是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蔚來一直在虧損,資金鏈非常緊張,拿到融資對他來說很重要。
有三家戰略投資者,合計出資70億元。
第一家是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背后是合肥市國資委。
第二家是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背后是安徽省國資委。
第三家是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家的情況比較復雜,它的股東包括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和招商局兩家央企,占40%股權,剩下的都是民營資本,包括常州星宇和比亞迪,是兩家汽車產業鏈上的公司,常州星宇是做車燈的。因為這次融資,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比亞迪與蔚來也有了聯系。
為了這次融資,各方搭建了一個新平臺,叫蔚來(安徽)控股有限公司。這個平臺又被稱為蔚來中國,可能這個稱呼更響亮吧。
蔚來中國的大股東是蔚來汽車,蔚來汽車就是在美國上市的那個蔚來。蔚來汽車不是沒錢嗎,它拿什么出資呢?拿蔚來汽車旗下的核心業務和資產,包括整車研發、供應鏈與制造、銷售與服務、能源服務等,該部分資產作價177.7億元。蔚來在官宣中特別說明,這部分資產的計價原則是蔚來在納斯達克前30天平均市值的85%。
三家戰投出資70億元,占據蔚來中國24.1%股權。
蔚來汽車另外還要出資42.6億元,加上前述的177.7億元,共持有蔚來中國75.9%股權。這筆42.6億元,我的理解,應該不是蔚來汽車既有的資金,還是要從其他渠道去融資,然后作為資本金注入蔚來中國。
這個重組案例的核心邏輯就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蔚來汽車,拿出自己的核心業務和資產,與三家戰投共同組建了蔚來中國,蔚來汽車則是蔚來中國的主要股東。作為美股上市公司的蔚來汽車,其自身的股權結構并沒有改變。
融資消息公布當天,蔚來汽車的股價上漲了8%,說明市場對這個融資安排表示歡迎。之后兩天因為大盤下跌,蔚來股價又跌回了原形。
對于蔚來來說,這是一次融資行為。對于合肥方面來說,這是一次招商引資。
與股權投資協議同時簽署的,還有蔚來汽車的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的協議。之前蔚來總部在上海,其產品由江淮汽車代工,江淮是安徽企業,蔚來與安徽的淵源或來源于此。
上海已經有了特斯拉,蔚來屬于可有可無。安徽引進蔚來,號稱要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高地。
以前搞招商引資,地方政府一般是給土地優惠、稅收優惠,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這些優惠,還要給配套資金。
安徽需要蔚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構建自己的產業夢想,蔚來需要資金,這就是兩家聯姻背后的邏輯。
對于這次合作的前景,網上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安徽相對而言是長三角經濟體的洼地,相關產業從江浙滬遷移至安徽合乎經濟規律。一家頭部企業帶動整個產業鏈,有效改變一個地方的經濟結構,這樣的例子并不鮮見。
也有人認為蔚來這類造車新勢力,日后的走向并不明朗,地方政府投入巨資,風險太大。一個新近的例子是,成都市出資5億元引進錘子手機,被羅永浩搞到破產。
我對蔚來與合肥方面的合作不作價值判斷,我更關注的這個重組方案。既要完成總部搬遷,又要完成融資,標的又是一家美股上市公司,年初開始談判,短短幾個月即告完成,非常之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