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杭州保姆縱火案以及懷化洪水丟孩子事件的思考
距離杭州“6.22縱火案”在案發后當天已經查明真相,兇手就是雇主家34歲的保姆。此事一出,立刻引起了社會極大反響,大家紛紛指責保姆忘恩負義,滅絕人性,活生生讓把一個幸福的家庭拆散,真的太可恨了!
不過事情距離今天已經過去了10多天,盡管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氣憤,但輿論也已經隨著時間慢慢消逝。最多只留下一些反思:比如如何規范家政市場,物業如何管理好小區,如何學會在火災中逃生等等。
一件事情過去之后,該責罰的人受到應有的報應,失去的東西永遠也無法彌補,貌似能給世人留下一些教訓,但人的記性都是時間性的,好了傷疤忘了疼,這是人的共性。不然,為什么同樣的悲劇會不斷發生呢?
別人的悲劇,從來都無法真正成為我們的教訓。
這段時間南方洪澇災害嚴重,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熱傳,一位年輕的媽媽為了拍洪水發朋友圈,失手將懷中孩子掉下河。那個視頻我還特意看了兩遍,一個媽媽在橋上哭的昏天暗地,一個年輕的爸爸對著警察吼叫。雖然并不確定是不是真是玩手機引起的悲劇,不過肯定是出了大事了。
網友們都在譴責孩子母親,沒有帶好孩子,還有的人說是被手機害的。不管怎么樣,悲劇已經造成,最傷心最自責的肯定是孩子的父母,譴責如果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就好了。可惜這世界上是沒有后悔藥的。
看到視頻后,我腦海里立馬想起了前幾個月前的一則新聞:父親商場4樓抱孩子往下看,兩兒童墜至負一樓死亡。這個教訓這么慘痛,可以讓那位父親痛苦一輩子,但是明顯河邊掉孩子那個媽媽沒在意。
太多人懷著僥幸,極其自信的心理去帶孩子,結果往往就造成了慘劇。每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最先看到的就是家長們在朋友圈轉發評論,然后咋呼呼地說要帶好孩子。可是悲劇還是不斷重演,這是為什么呢?
也許真的是因為他人之痛,無法感同身受。每次這樣的事情,我們除了痛心那么幾秒之后,很快就好像沒事情發生一樣。別人的親身經歷的教育,總是無力的。家里有熊孩子的,照樣還是那么熊 。
我想起了今天有一個網友給我之前的回答的回復“讀完最大的感覺是你太弱!一個研究生還那么弱”。
這就是典型吃瓜群眾的角度看問題。因為吃瓜群眾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喜歡把自己帶入角色當中,得出了自己“絕對不會這么弱”,“絕對不會帶不好孩子,絕對不會犯錯這樣的結論。”
我們有多少人不是這樣呢?就連我自己都習慣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高估自己在遇到突發事情時候的表現。
別人發生了不幸,確實有可能是因為疏忽大意,習慣不好或者太笨。但是人生之路漫漫,我們哪能什么時候都能保持清醒?都能做到盡善盡美呢?
這當然不是說,上面那些把孩子“弄死”的家長不應該被譴責的,保姆放火是無罪的。
對于放火保姆來說,如果她內心能夠有一絲善良和感恩,這件事根本就不會發生。
同樣,對于那些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孩子的家長來說,心里多想著孩子,少想點玩樂。可能悲劇就不會發生。
最后想說的是,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心懷感恩,凡事多留個心眼,不能杜絕悲劇的發生,但起碼能減少遺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