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整本書閱讀指導課有感
? ? ? 2017年版的高中新課標頒布以來,關于整本書閱讀的理論層出不窮,對閱讀整本書的意義、價值和可能性進行了充分地討論,也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其實這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閱讀建議”部分早已說明:“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p>
? ? 既然對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一論斷已然沒有異議,那么,如何開展整本書閱讀呢?在具體實施方面,則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去探索和研究。
? ? 今天早上有幸參與自治區王玉桂初中語文教學能手培養工作室承辦新疆師范大學“國培計劃(2019)”兵團學員跟崗研修活動,觀摩了兩節整本書閱讀指導課,對如何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有了新的思考?,F以娜麗瑪老師的《英雄亦有落淚時——鑒〈西游記〉孫悟空的修心歷程》一課為例,來談整本書閱讀指導課的實施。
? ? 本節課定位為課中閱讀指導課,就是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導、交流分享,使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得以提升,并且帶著這些新的思考和認識繼續閱讀作品,獲得審美體驗。這是本節整本書閱讀指導課設計的起點。
? ? 在具體這環節設置上,首先,老師注重情境和氛圍的營造,通過簡單的背景音樂,將學生帶回到了《西游記》那個輕松活潑的場景,喚起了學生的閱讀和觀影記憶。
? ? 其次,老師引導學生回顧故事情節,以概括或復述的形式來展開,并提供了一系列閱讀方法,如看前言,瀏覽目錄,跳讀,做批注等,供學生參考。接著,課堂展示了一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設置“遇見不一樣的____”分享環節,引導學生思考自己閱讀中最感興趣的藝術形象,通過“舉具體事例印證觀點,制作角色小卡片”的形式分享交流。這一環節學生暢所欲言,談到了主要人物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但在學生的補充過程中,逐漸聚焦到主要人物孫悟空身上。
? ? 隨后,進入課堂的核心環節,通過展示孫悟空的形象,對人物的一些認識,如“無所不能、機敏靈活、桀驁不馴、英勇無畏”等,但老師卻獨辟蹊徑,問學生有沒有關注到孫悟空的“哭”。這個問題一經提出,就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紛紛翻書,尋找相關情節。在進行了兩處示范分析之后,老師展示表格,提供方法,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精讀鑒賞,其中包括三項:概括落淚情節、思考落淚原因、補充落淚細節。
? ? 最后,在學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分享之后,形成板書,結合悟空稱呼的變化,進行總結,升華課堂。這既是一個石猴成長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個人的成長軌跡,我們都在追求至美至善的路上!
? ? 通過對整節課環節的梳理,我們發現,本節整本書閱讀指導課經過了精心 的設計。課堂環節設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引導學生回顧情節,分析藝術形象的整體框架下,聚焦到主要人物的研討上;既有全書的跳讀,也有部分回目的精讀,點面結合。通過最后的總結提升,可見學生課堂上獲得了許多新的體驗和認知,教學效果良好。
? ? 值得稱道的有三點:
? ? 一、以“哭”為切入點分析人物,這種陌生化的效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張力,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思考和討論;
? ? 二、表格設置富有層次,前兩點側重于學生概括、歸納、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最后一點則關注學生的審美創造,引導學生進入人物,展開想象,用自己的筆去補充細節,可謂神來之筆。
? ? 三、板書設計簡明扼要,是學生閱讀思路的再現,直觀而精煉,有效地呈現了主要形象成長的心路歷程,利于主題的歸納和課堂的升華。
? ? 同時,課堂上也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在閱讀分享過程中,建議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回答內容,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和認知,如教師可以問,“這樣一位公認的英勇無畏、無所不能的形象孫悟空,大家有沒有關注過他也會哭?”“閱讀過程中,在哪些章節或者情節里有印象,可以和大家分享?”同樣,在詢問孫悟空稱呼的變化部分,也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再進行展示和總結,效果會更好。作為文學名著,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應關注其文學藝術價值。老師設置的“補充落淚細節”部分,是一個出色的設置,如果這一環節能引導學生在閱讀原文的基礎上,順著原文的語言風格去補充,去創造,則是錦上添花!
? ? 整本書閱讀,雖然我們剛剛起步,貌似蕭疏稀落,可在一批老師潛心探索和研究中,已經走出了一條狹窄幽長的小徑,這是可喜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課,要求教師先要對作品有深入地閱讀和認知,在此基礎上,能充分了解學情,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找準教學的切入點,設計恰當的語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閱讀交流過程中,提升興趣,掌握方法,培養能力,從而學會閱讀整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