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這就是教師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名教師,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教室里度過,上課、批改作業、午讀、甚至是午餐吃飯都和孩子們一起在教室這個空間里進行,如果我們把這么一塊屬于自己的小天地收拾得賞心悅目,相信我和孩子們的心情每天都會變得快樂起來。
? ? ? 星期三晚上聽了朱旭東教授分享的“鄉村學校的教室文化”課程,朱教授在課中提到世界各國普遍采用了教室空間來培養人才,其中就包括鄉村學校,鄉村學校也要培養創新性人才,而創新性人才的想象力好奇心等離不開鄉村學校的教室文化。聽到這里,感覺到開學以來,過多的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甚少關注過教室文化建設,既然全世界的學校都開始行動起來,那么,我還等什么?
? ? ? 朱教授在課中講到鄉村學校教室應該是一個植物園,樹木、花草、植物、等等,或者說應該像一個科學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是教室里每個窗臺上放置的綠蘿,每個星期一開學的時候和孩子們一起給綠蘿澆水、希望教室里的這一抹綠色能豐富學生學習,能成為學生創造文化的一部分。
? ?
? ? ? 這是我們班的班訓:在快樂中成長
? ? ? ? ? ? ? ? ? ? ? ? ? ? ? ? ? ? 在自由中飛翔
? ? ? 在教室飲水機的旁邊,我和我的搭檔老師一起做的圖片標語,希望孩子們在喝水解渴的同時能想到每一滴水來之不易,在接水的時候要輕接滿放,小心燙傷,潛移默化中做到了對孩子們安全禮貌的滲透。
? ? 在飲水機旁邊的教室墻上和學生們一起做的講文明禮貌樹,是能夠指導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
? ? 這是我讓孩子們把我們學的課文以畫畫涂鴉的方式抄寫在畫畫紙上,畫的優秀的小作品就會被粘貼到星光閃閃的學生作品墻上。
? ? 小鳥念書,窗外的鳥念著:“嘰嘰喳喳”
? ? 這是每天下午第二節下課后學生們展示自己粉筆字的小天地。
? ?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
? ? ? 這是我們學校被我稱作的“詩路花語”墻。
? ? ? ? ? ? 教室文化不同于課堂教育,它是無形的,但又是無所不在的。? 希望在以后我的參與和帶領下,讓教室文化切實的融入到學生的行為中去,讓教室充滿愛,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