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改變,從心開始。
阿瑪斯,是21世紀最重要的心靈導師之一,“鉆石途徑”創(chuàng)始人,阿瑪斯具有完整的現(xiàn)代心理學背景和豐富的個案經(jīng)驗,并受過最高層的佛法的訓練和東方修煉法門的熏陶,又擷取了葛吉夫的教誨,蘇菲神秘主義、金剛乘和禪宗的精髓。并將西方心理學與東方智慧整合起來,發(fā)展出一條循序漸進直接而精準的鉆石途徑。
《鉆石途徑:阿瑪斯開悟》這本書以阿瑪斯一系列親身經(jīng)歷的歷程,作為貫穿所有章節(jié)的主軸。循著自我證悟過程中特別的脈絡而進行,采用了前所未見的方式,以精確細膩、誠實探究的心理學語言,完整具體的描述了逐步揭露內在絕對之境的歷程。佛陀說過:“去弄清楚自我的終極實相是什么?”阿瑪斯提出的重點的是:“去弄清楚我們當下的心理真相是什么?”兩者沒有強調可以打坐或形式化的修煉,他們指出的這條探索途徑,既是客觀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般若智慧的養(yǎng)成,更是通往空有不二境界的實修之道。
阿瑪斯通過對自我意識的關照,一層層褪去表面的能量,發(fā)現(xiàn)身體內層的內容開始暴露:情緒、念頭、意象、身體的緊張。在這個顯露的過程中,帶給他無邊的開闊感,意識開始顯現(xiàn),念頭和感受出現(xiàn)了,通過這些細微的感受,阿瑪斯?jié)u漸進入開悟之境。
我就阿瑪斯開悟過程中親密的感受,做以下分享:
“我待在這份澄明中,感到輕松而愉悅,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什么是我呢?”記憶辨識不出任何東西來。我體驗著自己卻又沒有自我感,只有純然的臨在,赤裸裸的觀照。……有一天早晨醒來,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心中的一股創(chuàng)傷感上面,我默觀著這些受傷悲哀和身體的緊縮感,將一切包容在覺識中,同時貼近地去感受繼續(xù)發(fā)生的經(jīng)驗里還有哪些細微的東西,然后哀傷里出現(xiàn)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成分-孤獨,原來這創(chuàng)傷和孤獨帶來的痛苦有關。可是為什么呢?接下來我繼續(xù)體會,當孤獨消失在寂然的狀態(tài)里時,我看到了和它孤獨的關聯(lián),童年里那些只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光。在空虛的心緒中,漂浮著一個憂傷孤獨的孩子的記憶,時常只剩我一個人,大家都遺忘了我。我發(fā)現(xiàn),孤獨感之所以出現(xiàn),是因為我把過去痛苦的寂寞和眼前臨在的寂然聯(lián)想到了一起,接著憂傷就釋放并蒸發(fā)了,幽暗的深淵只留下一種清透而開闊的深度。……胸腔成了入口,通往美好、溫馨的夜空。這一切都蒸餾成了一種獨一無二,而且極富人味的東西—親密。……我既沒有孤獨感,也不覺得獨自存在。存在的單純指引我穿過孤獨之門,深入到它本有的親密性里。”通過以上這段文字不難看出,阿瑪斯對自己身體與意識的感悟是多么細膩和敏銳,他首先在一種清澈的狀態(tài)中體驗到了純然的臨在,在這種臨在的狀態(tài)下,時間仿佛不再流逝,記憶辨識不出任何東西來,他體驗著自己確又沒有自我感,只有赤裸裸的觀照,在這種意識的觀照下,發(fā)現(xiàn)一種由孤獨帶來的悲哀的感覺,她看見這種感覺,接納這種感覺,繼續(xù)向內探尋,他感覺到像是進入了一片沒有星光的幽邈太虛,雖然空無一物,卻柔軟而細膩,像母親胸脯的溫暖,寧靜而幸福的至樂,他體會到了不僅和家人之間的親密,甚至和食物、桌布、椅子都很親密,他通過自己對身體與意識的覺察穿越了孤獨,融入到深深的廣大的親密之中。
這本書分為十章,每一章都完整的描述了阿瑪斯證悟過程中的某些片段,循序漸進的闡述了阿瑪斯開悟的過程,本書每一章雖然層層遞進,但體驗歷程卻又非常獨立,在此只對第一章的體悟做以上分享,這是一本很好的靈性開悟指導之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閱讀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