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確實是值得紀念的一天,白天和兩個好哥們一起去爬了趟香山。晚上趕時間又去傳媒大學聽優秀畢業生黃祺的一場講座。之所以選擇這個講座,因為比較貼近自己,容易在一個思想層面上獲得共鳴。沒想到,收獲也大大超過了自己的預期,所以想連夜把它寫出來。
? ?黃祺在大學期間也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學生,但是大四收到了四個offer,同時考上了外交部新聞司,中央電視臺,人大研究生等。我想,并不是說大學期間不怎么出彩的人更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而是因為他默默的做了他該做的努力,所以最后也收獲了自己的成績。借此機會,也想總結一下來京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 ?首先,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在北京,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有在全國名列前矛的人物,是一個牛人輩出的地方。可以用《蝸居》里的一句話來形容,這種環境是逼著你進步逼著你奮發。北大,清華,人大,傳媒大學等全國一流學校的學子們不光和你拼智力,他們也在拼勤奮。正應了網上那句流行很久的話,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知道有很多比你牛叉的人,而是知道這些人比你還要努力。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總結一下,北京生活可以用兩個字形容,累和好。好是以累為前提的。在北京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都是每天超過10小時的付出的,這好像還只是基本要求。北京的好也體現在各個方面,其中最大的好處是它是全國的文化中心,城市也比較大氣和包容。在小城市的那中盲目攀比和優越感確實少了很多,很多機會也都是大家靠自己的實力掙來的。
? ?二是要多涉獵,多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這位黃同學之所以最后能收獲這么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經歷多。從高中就去過了很多城市,上大學之后又去了新東方,大型銀行,時尚雜志社等實習,這為以后的工作積累了良好的實踐基礎。同時,每年立志讀一百本書,收獲了很多思想和知識。而且在大四期間一面重點考外交部,一面考研,而且時間上能做到井然有序,實在是值得借鑒和學習。同時,也收獲了減肥成功,沒有良好的自制力和毅力是做不到這些的。對于自己來說,也要多學習多看書了,在保證專業不落下的情況下,也要提早準備考公的各種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訂閱《人民日報》《半月談》雜志,并且常讀常練。
? ?三是明顯的感到了在大城市生活的無奈與艱辛。黃祺并沒有掩飾自己的痛苦,他和我們坦露自己的真實感受。本來可以在老家安逸生活,但選擇了留京工作,外人雖然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背后的壓力只有自己知道。工資不高,對象雖然是律師,但兩人還是只能在北京租房居住,而且還得去國外呆上四年。這在北京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清華北大的才子們中大多人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北京生活的壓力可見一斑。說這些并不是有氣餒情緒,而確實是大多數我們在京的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所以留不留京確實值得慎重考慮,一定要理性和智慧的抉擇。對于自己來說,就是看以后的自我發展和機遇時機。盡人力,聽天命,不強求,好心態。做到這四點,我想留不留北京都是好的選擇。
? 最后,我想說的就是要學會珍惜。黃同學和我的許多思想觀點相類似。例如,知識學到一定程度即可,還是要多拓展自己的面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想,這就是他連時尚雜志都看的原因吧。不要固步自封,多嘗試,多敢于邁出自己的第一步。生活中看似沒用的付出在將來說不定就有大用處等等。但我感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珍惜,也就是珍惜普通人的快樂。生活中我們往往太容易把目光放到為數甚少的精英上,而卻不大關注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其實,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到對家庭盡了孝悌之意,和愛人相濡以沫,對朋友和社會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就已經很幸福了。只要自己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不管取得哪種層次的成就,我想都是應該從內心里感到滿足的,自己也是應該倍加珍惜的。不必用成功來麻醉自己,也不能太有計較攀比之心,還是要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晚安,大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