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上看到了這個問題:你為什么要生孩子?
為什么要生孩子呢,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有思考過,一切水到渠成的,就有了自己的孩子。
01
記得在雜志上看到過一個故事:母親看著天使般的女兒,感覺怎么疼、怎么寵都不夠表達(dá)自己的疼愛,感嘆道:如果早點遇見你該多好。
如果早點生下孩子,就可以在生命中,和孩子多相伴幾年。
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25歲,未婚未育。當(dāng)時還做了這樣一道算術(shù)題:今年25歲,即使今年結(jié)婚、今年生下孩子,孩子25歲的時候我已經(jīng)50歲了。
孩子剛剛畢業(yè)走上社會,開始獨立生活、獨立工作,剛剛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孩子嶄新的人生才開始起步,作為媽媽的我這個時候卻要退休了。
退休的媽媽能給孩子留下什么,人脈,金錢?在這個“拼爹”的社會,一個退休的老太太還有能力幫助到孩子嗎,還能陪伴他幾年?
因為這道計算題,我憂心忡忡,迫切的想早點兒要一個孩子。可是在此之前,還得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02
26歲,家里迎來了第一個小生命,哥哥的孩子,我的小侄子。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似乎是隱藏在血脈里的力量蘇醒了,我牽掛著這個素未謀面的小家伙。
為了這個小家伙,我急匆匆的趕回家。小家伙出生沒多久,臉還是皺皺的,眼睛尚未完全睜開。抱著這個小家伙,小家伙就那樣睜著兩只縫兒一樣的眼睛看著我,沒什么表情,很認(rèn)真的盯著。
抱了很久,其間小家伙還在姑姑身上撒了泡尿。媽媽說,寶寶知道姑姑回來了,玩得開心,平常這個時候早睡了。
看著這個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比一天漂亮,我很高興。可是內(nèi)心也有些失落:什么時候我才能有這樣一個漂亮可愛的孩子呢,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孩子?
03
懷著孩子的時候還在上班:每天擠1個小時地鐵上班、下班,工作上也不是很順心,經(jīng)常遇到一些惡心人的事。有自己的孩子了,我卻變得越來越憂郁。
生活這樣艱辛,為什么要生孩子啊,我這樣問自己,同時每天都在為肚子里的孩子憂心害怕。
地鐵里的噪音太嚴(yán)重,特別是地鐵停下來的時那尖銳的剎車聲,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聽力呢。
工作的辦公室不通風(fēng),空氣質(zhì)量不好,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發(fā)育呢。
自己這樣憂心忡忡的,情緒不好會不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呢。
……
生產(chǎn)的過程也不是很順利,本來堅持順產(chǎn),到了醫(yī)院,等了兩天都生不下來,醫(yī)生開口要剖腹產(chǎn)。
可能我是個慢性子的媽媽,懷胎十月,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并沒有像其他人說得那樣,深刻地愛上自己的孩子。
可能是有些產(chǎn)后抑郁,也可能是照料孩子辛苦,也可能是困擾于婆媳問題,對孩子想愛卻又排斥。
04
“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nèi)鴮懞⒆拥娜松菫榱藘艋覀兊男撵`,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為什么要生孩子,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我沒有思考過。以后應(yīng)該做什么,需要為孩子付出什么,在成為全職媽媽后,才有了切實的感受。
從前一直是個自卑怯懦的人,不懂音樂,不會舞蹈,連英語也說不出口,這樣平庸俗氣的女人能教好孩子嗎?我這樣懷疑自己。
“養(yǎng)兒育女令我們身上的優(yōu)缺點暴露無遺。”
做的飯不好吃,在網(wǎng)上搜索菜譜,每天嘗試做一道新菜。還好,孩子很喜歡吃。
不會舞蹈,看別人跳廣場舞,我和孩子在旁邊轉(zhuǎn)圈圈,孩子模仿得手舞足蹈。孩子玩得開心就好。
一直喜歡讀書,可是被人嘲笑“書呆子”的陰影揮之不去。現(xiàn)在讀育兒書,知道閱讀才是啟迪心智的“魔杖”,孩子應(yīng)該閱讀。
社會的觀念變了么,真好,我可以放心地給孩子買書,給孩子講故事,不用擔(dān)心別人的嘲笑。
從前扭曲的觀念得以修正,從自卑中走出來一些,事情看得通透了,人也變得自信了些。
給孩子放音樂,講故事,帶孩子出去玩耍,生活充實起來了,全職媽媽的生活豐富起來了。
在這段時間,我得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過往的工作、生活。薪水高的工作就值得追逐嗎?只是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罷了。原來過去一直活在別人的期望中。
05
工作的時候就寫過一些理財文,但是工作占據(jù)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現(xiàn)在終于有時間可以寫寫了。
寫了一段時間后,有人問我,你有沒有興趣做版主?做版主有錢拿,文章更容易被推薦獲得稿費。
然后,我成為了論壇版主。
前公司經(jīng)理打電話給我問我可不可以幫忙做項目,幫忙可以啊,于是又獲得了一份有薪水的兼職工作。
寫著寫著,覺得自己應(yīng)該寫得更好,于是到處找寫作平臺,發(fā)現(xiàn)了微信公眾號、豆瓣、簡書。
原來還可以靠寫作養(yǎng)活自己,原來全職媽媽也可以旅游、享受生活。
在寫的過程中,我記錄下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在寫的過程中,我想起了曾經(jīng)的同學(xué)、老師、朋友,擦肩而過的路人,在寫的過程中,我重新梳理了我的人生。
因為寫作,生活慢了,心靜了。心靜了,我看清了自己。這可能就是“成長”吧。
孩子是在向大人學(xué)習(xí),作為父母,我們該給孩子什么樣的示范作用呢。當(dāng)孩子長大成人的時候,他會怎樣說起他的父母呢?在孩子的心目中,我們該書寫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感謝孩子,是你讓我重新認(rèn)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