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齒輪在不停旋轉,在歲末迎新的最后一天,有幸與一群人策劃、組織、體驗了一場北京運營學社小伙伴的佛系運營聚會
** ——龍泉寺參禪學習一日行。**
這群人中的大部分人在12月30日晚上的午夜時分帶著忙碌一天的夢境睡去,又在31日的清晨5點多趕上北京的第一趟地鐵,奔赴同一個集合地點。就這樣,20個來自北京不同行業(yè)的運營人,開始了專屬于他們的佛系運營跨年聚會。
沉睡了一夜的北京城在燈火中喧囂起來,大巴載著一車正集體背誦經(jīng)文的青年男女在高速路上疾馳,京城郊外冬天寂寥的風景從車窗兩旁掠過,山路漸漸崎嶇,鳳凰嶺高高聳立,怪石嶙峋。視野漸漸開闊,轟鳴的大巴車停下來,隱藏于鳳凰嶺山坳里紅墻灰瓦的龍泉寺漸漸顯現(xiàn),那紅的墻、黃的琉璃瓦和五彩紛呈的雕梁畫棟為郊野蕭索的冬天增添了無限色彩。鄉(xiāng)野純凈的空氣鉆入鼻尖,清冷的山風灌進衣服里,但卻澆不滅一行人對于這次佛系運營跨年聚會的熱情和期待。
“聚是一團火,散若滿天星”,正是緣起于混沌大學讓這群運營人相遇相識,此次的佛系運營人活動,有幸與小胖、強哥、李哥、會子姐、kimmy、小丸子共7個小伙伴組成了運營學社001號策劃天團,讓這次佛系運營人的聚會從想法到方案,從方案到最終活動的落地執(zhí)行,再到活動結束后的總結復盤。作為一個活動的策劃組織者,同時也是一個體驗者,感謝遇到今天參與活動的每一個您們,如果沒有這次活動,我們可能只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而一切剛剛好,這大概就是佛法中的緣分吧。
沿山路前行,沿途可見虔誠的信眾著長衫,三步一跪拜,行禮。我算不上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眾,對于佛教、佛學的理解不過淺嘗輒止,但這樣的一群人已讓未進入龍泉寺山門的我心生敬畏。
齊聚三會堂
拾階而上,一棟棟精美的廟宇建筑躍入眼簾,黃色的琉璃瓦在晨光中璨璨閃耀的是三慧堂,黑底金字的“三慧堂”牌匾彰顯著它的莊嚴肅穆,在這里與龍泉寺的義工師兄相聚,師兄成為了我們這一天參觀訪問龍泉寺的解說員。
龍泉寺全貌之初體驗
在師兄的帶領下,一群佛系運營人走進各個廟宇,對龍泉寺的發(fā)展歷史、重大事件、歷史名跡有了粗略了解。山下的眾信眾穿行于各個廟宇之中,焚香跪拜。途中,有著黃色僧衣的法師和師兄走過寺廟的古橋,踏著青石板列隊走過。他們身形修長,步履輕緩,臉上祥和平靜,眼眸清澈明凈,渾身透著超脫于世俗的氣息。
參觀龍泉寺圖書館
當龍泉寺圖書館的牌匾赫然立于眼前時,我似乎還不太相信在寺廟里有圖書館。列隊進入圖書館,不僅有佛學經(jīng)典,還有電子化的閱讀云屏,佛學的靜謐傳統(tǒng)同現(xiàn)代化的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在這滿室書香縈繞的屋子里交融。閱覽室里有師兄正專心致志閱讀,我們這支喧囂和龐雜的隊伍絲毫未引起他的注意,我想閱讀最美的樣子大概就是如此吧。
深入體驗龍泉寺動漫中心
還未到龍泉寺,就曾聽聞龍泉寺的高科技部門——動漫中心。沿著寺里的路下行,一個黃色的動漫卡通人物像立在路旁,動漫中心已然到了。一群又一群的參訪者和信眾紛紛踏進這個多媒體室,觀看以賢二為主題的動漫。龍泉寺動漫中心將佛法倡導的善行、修身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制作了一個個頗有教育意義、耐人尋味的動畫視頻。在動漫中心,還觀看了龍泉寺10周年紀錄片,昔日的龍泉寺僅是京郊一個小山野里毫不起眼、破敗不堪的寺廟,一代代龍泉寺師兄舍下了個人的私欲雜念,投身于龍泉寺的建設中,一磚一瓦,親自設計建造,一代代人薪火相傳,打造了今日龍泉寺恢弘莊嚴的建筑群落。而今日龍泉寺動漫中心的技術人員,匯集了來自北大、清華和過國外名校的計算機專家、數(shù)學家。在一段采訪中,有人問那位麻神理工的數(shù)學家,問他“社會更需要一個數(shù)學家還是一個出家人”,他的回答是:社會更需要一個出家人。我有些驚訝和意外,或許大概是世俗的我沒有參透其中的真理。
特別的素齋體驗
到廟宇了吃過幾次素齋,但這次中午在龍泉寺的素齋帶給我的體驗最是特別。在龍泉寺里吃素齋被稱之為過堂,有著森嚴的清規(guī)戒律和過堂禮儀。男士在前,女士在后,遵循比丘道場的規(guī)矩列隊入內,止語的標語觸目皆有,偌大的食堂里碗筷排列整齊,男女信眾分開排列有序落座,一切秩序井然,人頭攢動但卻沒有喧囂的吵鬧聲。三次過堂,米飯、素菜、粥、饅頭、水果依次分發(fā),在心底牢記著過堂前師兄教過的過堂禮儀手勢和在吃飯時數(shù)一數(shù)自己吃了多少口。初次體驗,笨拙的我一邊觀察模范,一邊數(shù)數(shù),但沒一會就把數(shù)數(shù)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倡導節(jié)約,最后又過了一遍開水,將碗底的飯粒和菜葉用水順干凈喝掉,這大概是我第一次這樣吃飯,也是第一次吃飯吃得這么干凈吧。
打坐靜心悟禪道
過完堂,有幸請到龍泉寺的賢杰師兄教我們一行人打坐修禪悟佛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每天為生活、工作奔波,走得倉促,但也頹唐。放松全身,盤腿打坐,直面自己的內心。
在靜坐中,回憶的潮水慢慢涌現(xiàn),哪些過往的生活片斷,慢慢探出一根根藤曼,撥動心底的某根玄,可能是我們闊別許久,家中年邁的父母,也可能是我們在身處逆境時雪中送炭的人。富國浮華,一切只是過眼云煙,也許若干年后,留下的只是墓碑上冰冷生硬的銘文,我們從來未如此接見過自己的內心,我們圍坐一起,暢談著今日的參觀學習所帶來的別樣體驗和收獲。
日暮,蒼山已遠。回城的大巴繼續(xù)開始轟鳴,一場佛系運營人的參禪跨年聚會落下帷幕。就如同從前讀過的一句話:時光重疊在一棵樹上,上古的顏色才讀必,又窺見當代的舊與新。2018年的新年鐘聲已過,2017已成序幕,生活這條時間之河還在奔流,感謝與這樣的一群人度過如此特別的一天,2018,期望我們之間的緣分在運營學社再續(xù),一起成為這個時代精進出色的運營人。
更多關于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人的精彩文章,請關注“互聯(lián)網(wǎng)人研習社”公眾號,或者加小編微信Alice192587,一起探討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