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時年紀小
你愛談天我愛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
風在林梢鳥在叫
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
夢里花落知多少”
高一入學不久,偷偷喜歡上了一個男孩,瘦瘦高高的個子,喜歡穿白底T恤,普通話和聲音特別好,在東北的校園里很獨特,最主要的,他的桌子上有好多書。
我當時對于愛讀書,斯文清秀,聲音好聽的男生是沒有免疫力的,所以也會刻意賣力的表現自己。那時候會相約著去操場看星星,去山上采紅葉,享受彼此心里的小曖昧。直到有一天他送我一本書。
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而今看著已經十歲的娃,回憶往昔,我倆依然認為,那本書算是我們的定情信物,那本書就是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
那個時候已過了三毛熱的時代,三毛也已辭世,但是書里三毛和荷西的愛情和婚姻,深深打動一對少男少女的心。
馬德里下雪的夜晚,被三毛拒絕的荷西一面跑,一面回頭,臉上還掛著笑,喊著“Echo 再見!”那一幕宛如紅樓夢里的寶玉出家。十八歲的少年伏枕哭了一夜,想要自殺。
六年后,三毛經歷了數次情感波折,來到馬德里療傷,意外再次遇到荷西,說自己的心已經碎了,粘也粘不上。荷西把她的手拉向自己胸口,“這邊還有一顆,是黃金做的,我們交換一下吧!”
婚后的生活,既有吵吵鬧鬧分分合合,也有丈夫睡覺翻身第一件事就是抓住三毛的手,然后再安心大睡的不經心的小甜蜜。
三毛比荷西大八歲,國籍不同,她說,真正的門當戶對,是彼此的品格和心靈。三毛和荷西兩個都是很純粹的人。
想起生死,仍是一片茫茫,失去了另一個的日子,將是什么樣的歲月?三毛說,我不能先走,荷西失了我要痛瘋掉的。沒想到一語成讖。
年輕的時候悲劇的愛情故事更有打動性,向往荷西與三毛不平凡的浪漫。而今,更期待歲月靜好,與子偕老。
每每讀三毛的文字,我總會被她的真性情所折服。她是上天賜予世間的精靈。因了她,文字不再冰冷,于紙面上有了向上生長的張力。
愿我們在三毛的書中,讀懂的不只是三毛,而是我們自己;愿我們在三毛的書中,看到的不只是他們的生活,也能找到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愿每一個喜歡三毛的人兒,在念著 “但愿人長久” 的時候,都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