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性質,我常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我采訪過很多人,有保潔阿姨和維修師傅,有普通白領和房產銷售員,也有歌手和畫家,還有高管和創業者。
前面四種職業,我常聽他們說: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我想辭職,又不知道辭職后做什么。
我開通了樹洞郵箱后,也常看見有人問:我不喜歡我的工作啊,該怎么辦?
該怎么辦呢……
我想,正確的說辭應該是這樣的:首先你得分析清楚,自己為什么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然后,不要急著辭職,想想自身問題,至少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最好,那時候辭職,也不遲。最重要的,跳槽要想清楚,千萬不能傷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不能頻繁跳槽,如果真的不喜歡,那也等一等,如果真的不能辭職,那就讓自己喜歡上,做一行愛一行嘛。
以上那段話,是最正確最理性的說辭,你問誰,最后基本都是這個答案:既然無法辭職,那就找到這份工作的樂趣。
我不是太激進的人,我也不是太溫和的人,更不是什么中間派,給出這種中庸的答案,真的太容易。我本來想,要不就「做一行愛一行」這個觀點展開吧,寫一篇漂亮的雞湯,最后煽情道,「人在改變世界前,先要改變自己。很多事情你不喜歡,是因為你不擅長,你感到厭煩,是因為你能力不夠,所以,與其掙扎,與其痛苦,不如先充實自己,先看看你有什么是做得不好的,等到你變得真正強大時,你會發現:做什么都很容易。那時候,你也許會喜歡你本厭煩的工作了,加油,做一個更優秀的人。」
有時候啊,心靈雞湯沒有心靈砒霜管用,讓我們今天來聊一聊——
你為什么工作?
我常說: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只和自己喜歡的人相處。
其實,我很難相信,在當代,還會出現厭煩一份工作而不能辭職的情況。
我相信你是厭煩了你的工作,但不能辭職的理由,其實大多數都是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如果一個人,只是單純不滿現狀又不肯付出實際行動,不肯努力,那么,即便跳槽了,換到哪家公司,做哪份工作,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你會厭煩那份工作,并且得不到能力的提升。
為什么工作?我不太喜歡舉自己例子,但這一次,還是以自己為例。
我在上家公司做產品運營時,采訪過公司中的一名編外員工,是位維修師傅。
我必須要知道各個環節的人分別在做什么,并且存在什么問題,我才能將產品運的營作出改善,在采訪最后階段,我問:「你能無所顧忌在我這里說,我保證盡我所能幫到你。」
他說:「可不可以給我們放天假,實在太累了。」
聽完,我沉默了。
那句「可不可以給我們放天假,實在太累了」始終在我心里環繞,不斷環繞,以至于我每次在提筆寫些什么時,我總覺得良心深處有誰在吼叫,讓我備受煎熬。
我幫不了他們,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說那句話時的表情與聲音。而我做出的內容竟是一篇篇歌頌他們多么熱愛這份工作的文章,我總在譴責自己:我在消費他們去達成KPI,我從來就沒有幫助過他們,只是在利用他們。
我最后離開了那家公司,卸載APP前,我看見人物內容里那欄上依舊寫著「180秒的短片,讓你知道原來妝后的她們如此美」,我親筆寫下的文案,多諷刺。卸載時,我耳里環繞的還是那句:「可不可以給我們放天假,實在太累了」。
我在離職前,掙扎了很久,其實有很多舍不得的因素在,但我最終還是選擇辭職。當一份工作的三觀與你本身的三觀產生偏差時,你便不會再愛那份工作。
我知道,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不敢辭職,怕找不到下份工作,怕辭職帶來斷薪,怕家人反對自己辭職,怕這怕那,但對于我來說……做任何事,我必須要對得起我的初心,至少,我有我的底線,哪怕這些底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覺得根本沒什么,可我不能打破,這是我做人的原則。
那家公司沒有錯,我也沒有錯,只是我過不了我良心這關,所以我必須得辭職。
我不知道別人為什么工作,我知道我為什么,我在跳槽時,選擇新的公司和工作時,我不斷告訴自己:必須同時滿足上個條件才可以入職。這三個條件是——
1.自己喜歡的事 2.符合自己的職業發展 3.工作性質不違背自己的初心
最后,我現在做的工作,的確也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會讓我很享受這份工作,并且,更加努力。
同樣,我不知道你為什么工作,我更不知道你為何會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如果問我該不該辭職,我只能說:很抱歉,我沒有權力給你建議,替你做出選擇,只會說——
記住,這輩子那么短,不做喜歡的事多難受。更重要的,對得起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