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001
近日在閱讀《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好爸爸賈容韜教子手記》一書,對里面提到的一條家教經驗印象深刻。作者說要和孩子搞好關系,有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那就是虛心向孩子學習。賈爸爸曾經愛好背后論人長短,為人比較驕傲,是兒子幫他克服了這些人性的弱點。他真情坦言,當一位謙虛的爸爸,收獲真的太多太多了。
而我要說,當一位謙虛的媽媽,收獲也太多太多了。
曾國藩在家訓里有一句話,“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后來他總結更為精辟,“敗人二字,非傲即惰”。可謂一語道破,一針見血!細細斟酌,不僅是為人處世,在育兒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此我斗膽說一句,“敗兒二字,非傲即惰”。
002
“你是不是傻啊!”
“我怎么就生了你這種笨蛋!”
“我說了多少次,叫你不要玩那個!”
相信很多母上大人,父上大人把這些話說得行云流水,酣暢淋漓,傲氣指數沖破天際,有時候還恨自己臟話不夠罵。
經常對孩子當眾訓斥,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家長比比皆是,根源就是太過于驕傲,打心底不把孩子當正常人平等看待,甚至連只貓狗都不如。不是你牛逼,只不過是仗著孩子無條件的愛著你,永遠不愿離開你而已。
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么許多家長對打罵孩子樂此不疲,不就是因為懶惰嗎?懶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懶得去從孩子的角度思考,懶得去循循善誘,畢竟打罵是見效最快的方式。
你可能隨隨便便就說出了這些氣話,甚至還認為發怒是對孩子反抗的怒火,沒有一丁點兒錯,誰叫他們真的惹你生氣了呢。但是孩子的世界,無法理解發怒是針對他整個人還是單件事情,會有一種世界坍塌、全盤否決的感覺。他會想:是我不夠好,所以父母罵我。日復一日的打擊,形成自卑心理,會對他一生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遇到過很多人,無論自己多么優秀,內心的那份覺得自己不好的低劣感一直都在。拼盡力氣去克服這種心理,但無奈和委屈如影隨形,無法言說和碰觸。就像歡樂頌里的安迪,事業上叱咤風云,在愛情里始終是不自信的,怕再度被拋棄。何止安迪,君不見多少大齡兒童至今還在苦苦尋找自信大廈的根基!慚愧,我也算一個。恨過父母,但父母也曾是個被父母否定的無助小孩。我終究明白,錯誤的養育方式,傷害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父母自身。一道巨大的鴻溝橫跨在兩代人之間,他們心里其實也不好過。罵人十分,自損七分。吼娃五分鐘,后悔5小時。既然這樣,就讓錯誤終結在我這里吧。
003
不可否認的一點,孩子在身體,智力和見識方面都處于劣勢,尚未成熟,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一無是處,任人碾壓。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潛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發展著的、具有無窮力量的存在。教育的任務就是引導兒童的這種“潛在生命力”朝著“形成健全人格”發展,以幫助兒童成長“正常化”。
人作為萬物之靈,大腦會思考,心靈會感受,人人都有思想光芒,無論成人或孩子都如此。孩子身體是弱小的,想象力卻是無窮大的。每一顆赤子之心,應該被善待,被看見。
看過《飛鳥集》的都知道,泰戈爾把一生的重要時光都獻給孩子,孩子給了他靈感,給了他無窮的詩意激情。同樣的,女兒潑猴也給了我無窮的靈感,讓我大開眼界。
昨天我買了一張小凳子回來,是給潑猴坐的。她對凳子非常好奇,360°無死角研究一番后,就倒翻過來,坐進去,仿佛坐在一個水桶里。我見狀,心里就樂了,哈哈,這種坐法也是可以的!接著,她迅速爬了出來,把自己的玩具公仔都裝進去“桶里”,興奮推到一個角落。我不禁在內心驚嘆,原來這個凳子還可以做一個收納箱。那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新鮮角度~
平時去公園游玩,我是不大喜歡跟人主動搭訕交流的,但是潑猴總是能夠主動走向她喜歡的小朋友,并且表達想一起玩耍的意愿,這種“冒險”精神大大刺激了我。她的所作所為讓我的缺點真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決定把自己這種畏縮膽怯甩開。像個孩子一樣,主動去跟陌生人交流,打開自己,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樂趣。
你看,其實孩子才是我們的老師。
004
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曾以詩歌的方式感嘆“兒童是人類之你”。孩子是你的一個縮影,教育就是個共同參與,共同成長的過程。認識到孩子的偉大,謙虛向孩子學習,勤奮地反省,是最好的方式。
我也是一介凡人,當看到潑猴把心愛的牙刷拿去擦廁所,打翻油瓶,砸手機……各種無理取鬧,我也會怒火中燒,全憑一口仙氣在吊著。就算默念“是親生的!”這句話十遍以上都沒啥用,關鍵是戰術上要勤奮,腦子先行,嘴巴在后。默默把那句"不要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的話吞回去,換成一句"我們一起把玩具收拾好吧~",微笑把這些凌亂收拾妥當。第一第二次可能還是會忍不住埋怨,當你有意識去控制,去刻意練習,慢慢會改善。畢竟很多東西,真的是自己沒擺放好才造成這樣的局面。想想看,若是這些事發生在年老之時,我可能就是一口老血噴出來,乘鶴西去了。那何不趁著年輕身體力壯好好培育孩子,換個安樂晚年?現在下的苦功,勤奮一點反思自己,不貪嘴巴一時之爽,有意識去控制情緒,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值得的,就像是理解當年的自己。
孩子闖下的"禍",在她眼里就是一個"新大陸",這是她認知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可以成為你的新大陸。多從小孩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你會發現那都不是事兒。
同時,你想要把孩子教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心中最好有個美好藍圖。例如我希望潑猴長大后是一枚智慧,寬容,得體,大方,勤奮的美女子,那我做任何事,就朝著這個最終目標去努力,反推落實到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例如,要智慧,從小就帶她多閱人讀書;要寬容,自己則不能過于苛刻;要勤奮,則自身也珍惜時間。至于美,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只要品行不差,性格良好,都不會丑到哪里去。
當今社會上各種弒父弒母案時有發生,太多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無論你這一生取得的成就有多高,你在孩子面前有傲氣,你終究是要輸的。以平等的姿態對話,才能逐漸填平兩代人之間的鴻溝。以充滿謙虛和好奇的心情去細心觀察孩子的種種表現,不斷的躬身自省,向孩子學習,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父母。
孩子是否能成才,取決于教育者的素質。切記,不可因為懶惰而將就,不可因為傲氣而發怒。敗兒二字,非傲即惰。
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謝謝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