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買房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因為久思而不定,它還成了我的一個心病。
1.背景的介紹
關于我的舊房。在我們這個勉強能算上五線城市的小地方,我有一套自己住房。房子不大,96平,基本狀況良好。所在小區,整體環境清爽,物業齊備,道路寬敞,最值得稱道的一點是,小區內停車免費,所以總體而言,我的舊房與所在小區,在我們當地能算上一個口碑、條件都還不錯的住房與小區。
關于我的新房。小城市一樣也有高新區。在我們高新區的某一小區,我看上了一套住房,141平,不論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結構,以及所處地段都比我的舊房好上很多,而且這一區域在5年必將成為城市新中心。
2.換房的原因
之所以近來會產生換房的念頭(賣舊房買新房),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受到了周圍環境的影響,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因素。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親戚都在高新區買房了。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這個地區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我們這個城市的新地標、新中心。二是我的舊房因為買下后一直對外出租,一直也就沒有好好裝修過,現在看來房子的狀況有些不盡如人意,所在小區的配套環境及設施,也不復當年的風景,我有些不喜。
3.思考的過程
問題來了,到底是賣舊房買新房呢,還是退新房繼續住舊房?顯然,這是一個擺在我面前的選擇題,需要盡快做出一個決斷。
為此我向身邊的很多人征求建議,其中兩個我身邊最重要的人給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建議。一個建議我賣舊房買新房,理由是新房的房價還會繼續上漲,若不盡早下手,唯恐以后沒有機會了,再者在未來的城市中心你不想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嗎?另一個建議是退了新房,繼續住舊房。理由是新開發的高新區,雖基本成型,但目前基礎配套設施不齊,人氣不旺,晚上的時候基本是座空城,生活上還有諸多不便。
兩人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給我了不同的建議,我覺得都對。當然,這個問題不存在邏輯判斷,只是一個綜合利弊的考量與權衡。
結合他們的建議,我綜合考慮如下:房子是件大宗商品,不是一般物件,說買就買,說扔就扔,能買房一定有理由,我思前想后無非有三:第一,滿足剛性需求。當你丈母娘告訴你,沒房不結婚時,你就是砸鍋賣鐵,你也非賣不可;第二,出于投資目的。你看好某一地段的房價會漲,且房子的真正價值還沒有被多數人看好的時候,你抄底入手,高價出手;第三,改善生活質量。你的生活水平到達一定層次了,現有的房子或環境已達不到你的要求,你需要更好的生活質量時,你會換房。
細數上述的三點理由,我反觀自己。第一,我不存在剛性需求。因為我目前單身一人,今后再有丈母娘了 ,我現有的房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說得過去;第二,此時并非投資的好時機。去年房價低的時候我沒有出手,今時今日房價飆升了,入手已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 ,對我而言,不在于房子,而在于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正所謂“不在乎吃啥,在乎跟誰吃;不在乎去哪兒,在乎跟誰去。”我不在乎住哪兒,我在乎跟誰住。
就這樣,我完成了這個選擇題的思考過程。看起來很簡單,確實很簡單。但由于前期不同的建議,不同的聲音,加之我自己的搖擺不定,我是前前后后花了近一周的時間才把這個問題想通。當然,我面對選擇的決定不一定正確,但它是我一次有意義的深入思考,希望能對他人有所幫助。
備注:有一點特別說明,在經濟能力上,因為工作不同待遇不同,兩個選項我都能完成,這點希望理解,這也是個人的實際不同,考量的重點不同,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