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小伙子跟我說他很孤僻,引發了我的思考,人生有時會覺得自己孤僻,一是青春期,二個是有想法的人。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青春無敵的時候,想法不成熟,家人極力反對,這時你會覺得無人理解,干脆不說,不交流,然后自己一個人,做想做的事,不被理解,依然堅持,最后孤僻了!
有想法的人,堅持自己的東西,家人沒有前衛的思想,得不到認同,同樣做出的是干脆不說,做自己想做的事,得到的是,不被理解,最后被說很孤僻。當然這個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身邊大多數朋友都沒有你這樣的思維,交流不到點子上,如果你不夠成熟,你還會發現,你沒有朋友,無處可說,覺得自己非常孤僻。
前者需要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健康的引導,給他存在感,不是責怪和質疑,而是關心和愛護。
后者需要改變的是孩子。盡全力要父母理解。找到有共同點的朋友需要珍惜,并同行,不停的交流和碰撞,你會發現想法越發成熟,當然還有一點要記住,朋友不是拿來利用的,而是去幫助的。沒有共同點的朋友,同樣需要經營,有需要,能力范圍內的,將義無反顧,真誠以待。當然也要有辨別的能力,不能誰都如此,有些朋友思維不同,但是用心交過,彼此真誠,那就很好。有些只能說是酒肉朋友,無非打發時間罷了。慢慢你會發現,到最后留下來的都是真誠的,互相幫助的。
想法不是想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實踐的過程,你會更加覺得孤單,覺得自己孤僻,沒有朋友,但,事實上是,你將想法付諸行動的時候,你才會遇上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你才會越來越多朋友,你才會發現,原來沒有那么孤單。
說這么多,其實我覺得自己挺孤僻的,好吧,我沒有跳出來,因為年輕,所以不可避免的掛上不成熟,沒經驗,各方面不行。的確如此,可那又如何,不去嘗試,不去做,你年輕過嗎?你有思想嗎?要更成熟時才去經營你想要做的事嗎?那,那時還有意義嗎?你要舍去的東西更多,你還舍得嗎?年輕無牽掛,不實踐,你怎么成長?你怎么知道原來自己不行?
孤僻,并不是壞事,但是一直孤僻,那就要反思了。匆匆來一朝,務必珍惜好。不要太計較,免得傷身體。
記
你有高朋滿座,不若我三五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