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苦短,把時間留給靠譜的人
奇葩說里有一期金星說過:對于我來說,24歲是一個過濾的年紀,24歲之前我什么樣的朋友都可以去交,是一個經歷的過程。24歲之后,人生走了兩圈就不能再犯錯誤了,每一步都要走的穩了。24歲之后,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大,我們讀的書有限,看的東西有限,我們需要跟更多的人去接觸學習,填充我們自己。我們交友的時間有限,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去選擇性的交朋友。
對此,我是深感贊同的。
很久以前的朋友突然聯系上了,有一天,她說:你現在牛逼了,架子大了,對人愛理不理,不冷不熱的。
我想這不是個例,應該有很多人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真的如她所說是我們變得高傲和冷漠了嗎,其實,只是因為我們彼此走遠了,我再走,你卻原地踏步。?
25歲之前的我,極度熱情,甚至于有點愛“多管閑事”。無論看到什么問題,總會想著上去插個嘴,回句話,我覺得至少我說一句,能讓對方少走哪怕是500米的彎路也是好的。
可是因為性格直爽,“言辭犀利”加上直性子,別人非但不感恩,甚至沒少背后罵我,譬如某某那個大傻逼,關她屁事啊,她有病啊,哪兒都來指手畫腳。。。。現在想想,也的確有委屈,可是正如她們所說,關我屁事啊。
現在的我,開始學會過濾掉那些對我無用甚至浪費時間的“垃圾”信息,只是偶爾會參與一下討論證明我還活著或者只回復必須回答的問題。但我再也不像25歲之前那樣期待我的言論能被對方認同。
是因為我害怕被別人說嗎,是因為我高傲,冷漠學會了世故嗎?我仔細想了想,好像不是,我只是疲憊于跟那些教了一遍又一遍還依然如故的“巨嬰”們交流。
我還是曾經那個能言善道的我,只是能言善道只對同頻率的人,讓這個交流變成特別美妙的過程,對,它叫享受......
于是25歲后的我,學會了過濾好友,正如我父親曾經對我說的那句話,留到最后的朋友才是最珍貴的,我對好友的定位不再是數量,而是質量,這種朋友留在最后,通常都是過硬的交情,甚至可以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
所以時間不多,就把它留給靠譜的人吧!
二、人生苦短,把時間留給靠譜的事
英國紀錄片《生命之旅》中有這樣震撼的一段。白頰黑雁繁衍后代時,為了躲避危機,會將鳥巢建在懸崖頂上。但也因此,8周以后才有飛翔能力的雛鳥出生兩天后必須跳下百米懸崖,跟隨父母覓食生存……
看著小雁從怯懦,猶豫,徘徊到最后的縱身一躍,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大自然的生存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物競天擇,劣者淘汰,連動物都明白的事,而我們大部分人卻還處于極度混沌的狀態。
前幾天,我因為學習,購買了從北京飛廣州的航班,這趟航班飛到湖北的時候,落地經停,除了在當地下機的旅客,我們其他還要繼續飛行的人,就被安排在了登機口的位置稍作休息,坐在我前排的是兩個妹子,恰好在休息的時候也坐在我旁邊的座椅上,于是我被迫聽完了她倆的對話。
妹子A:“啊,我最近快累死了,在公司我們那個歐巴桑的上司太兇了。”
妹子B:“哈哈哈,難道你請假出來,又被虐了?”
妹子A:“對啊,虐慘了,所以我打算混完這個月就不做了,反正請假扣工資,就扣吧,我打算晚回去幾天,然后混到月底,領了工資就跑路,領一千是一千嘛對吧。”
妹子B:“好辦法!”
妹子A:“我實在是待不下去了,犯一點點錯誤,就被上司罵的可慘了,我就納悶了,不就是晚對接了一下客戶么?人家客戶都沒說什么,她在那兇我。并且我覺得她肯定是月經不調,或者沒人要,不然不可能這么兇,反正我是不敢再這樣的上司底下工作了,什么都不教我,就讓我去弄,而且每次就給我個方向,我又不是神,我怎么能處理掉呢?并且工資還那么低,太沒意思了,還是在家好,我爸媽給我錢,也不受氣。”
妹子B:“那你回去忙完這段時間就辭職,你問你爸要點錢,我們再去麗江吧。”
我聽完妹子們的對話,感慨良多,我甚至不知道是怎樣的生長環境讓她有這樣的思維方式,畢竟在我看來,并不是每個人都天資聰穎,所以才會有笨鳥先飛的成語延續了幾千年。
我始終相信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在無數個私下努力的夜晚成長起來的,她們像縱身一躍的雛鳥,逼著自己才能成長,才能在自然法則中展開雙翅翱翔天際。
我,也許是這篇文章最好的例子了,我曾經是個很丑,甚至很笨的人,在與彌蔻相伴的五年半中,我學會了成長,成長是痛和累的,所以壓力大的時候我經常面對怎么也做不完的工作在深夜嚎啕大哭。可是如果我也像妹子A那樣,躲在家庭的庇護下渾渾噩噩度日,那么某一天沒有了家庭,將我扔進社會,沒有任何競爭力的我,可能是一無是處的怨婦,甚至可能是大街上找不到工作的那個衣著普通的路人甲,我會因為錯過了必須經歷的苦累而品嘗生活還給我的巴掌,直到鼻青臉腫。
所以作為一個人,有獨立思考和自我動手的能力那就不要浪費了,社會不是幼稚園,不是教了幾遍學不會,老師還依然有耐心,細聲細語直到教會你。社會原比我們想的殘酷的多,現實得多,甚至不要臉的多。
過度依賴別人,喪失了自我競爭力,當危險來臨時,你終將會成為“捕獵者”的“盤中餐”。
人生苦短,把時間留給時刻武裝自己這件靠譜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