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唯有空調和西瓜即正義的天氣里,我默默穿起了“沒錢買裙子襯衫狹義相助裙”,套上了一雙大紅色高腰棉襪加黑色涼鞋,穿過六環與五環開始了一場與陌生人的“約會”。說是約會,其實是一次小型的團體心理治療活動。

之所以打扮地這么不可描述,絕不是因為我自己品味奇特。平時衣服基本都是大眾款基礎款,對社交恐懼者來說,一舉一動都希望大隱于市,他人的視線會讓空氣都變稀薄。而現在,要讓自己充分做好被異樣眼光包圍的心理準備了。
這,是治愈活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最困難的時期并不是與熙熙攘攘的人群共同存在一個空間中,最難只在出門前的1分鐘。在這1分鐘里,腦子里只有一種聲音無限循環“別穿了吧,別穿了吧…”現在回頭來想,如果當時真的聽從了這個魔音,今天的體驗感絕對會大打折扣。
當然,成功穿出門后我還是偷偷戴上了墨鏡,稍稍隱藏起一部分用來重獲安全感。還催眠自己,如果別人看我一定是因為我長得好看絕不是因為我奇葩。忐忑地上了公交車,然而,根、本、沒、人、看、我。瞬間,我就拿掉了墨鏡,在心里偷笑自己。緊張感也消解了一大半,即使后來在地鐵上旁邊的男生有意無意往我這邊瞟,我也成功地故作輕松,鎮定了不少。
到達約定的地鐵站后,又再一次驗證了一山更有一山高的真理。共四位組員,有裹頭巾的,有內衣外穿的,有一身鉚釘的,大家一邊尬聊一邊等。不久,一位polo衫前后反穿,下搭西褲,又穿了兩只顏色不同的帆布鞋并露著毛線襪(依然不同色)的組長就這樣拉風地出現了。
幾乎沒費什么力氣我們就互認出了彼此,簡單介紹自己后就馬上開始了第二輪。
“hey,小王,你這是去哪呀?”
剛一上地鐵,隔著一節車廂,組長的聲音從一排座位上的乘客頭頂飛過直達我的耳膜。十幾道目光瞬間集中在我的方向。可憐的我還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就要硬著頭皮大聲回話了。
沒錯,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這樣隔空尬聊。我很幸運地遇到了相當捧場的觀眾,隨著我們一來一回的對話做起了頸部扭轉運動。我刻意地回避了這些目光,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下一句說什么”上面,依然感到尷尬,最終以笑場無法繼續對話而結束。觀眾也若無其事紛紛低頭回到各自的手機里。
接下來就更有意思啦~跟陌生人打電話!明日更新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