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困惑:
兒子2歲半了,一定要他給別人開門。
大家一起出門了,回到家開了門,得他進去把門關上,然后大家再一個一個的敲門,他分別開門請大家進門。平時我們下班回家也得是他開門才行,如果他沒來得及或者在外面進門發現已經在家里了,那了一定是要讓我們再出去敲門,等他開門才能再進來。
不太忙的時候吧我們覺得這個還可以接受,但是時間已經持續半年多了,如果跟他講道理,他是不聽的,而且還很擰,非得讓你出去他開門不可。
徐老師,這樣正常嗎?還得多久啊?
正常。
至于還得持續多久,不知道。
先說為什么正常。
對這個世界來說,孩子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就好比我們到了陌生的城市,舉目無親,身無分文,恐慌會籠罩我們的身心。
怎么辦?
孩子最初是用哭聲來召喚媽媽的,如果媽媽逢哭必到,那孩子心里就有了最根本的底氣,就實現了對這個世界的初級控制,就能感到安全了。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接觸到的世界也必將逐漸擴大,他也就必須去實施更廣泛的控制,負責開門,就是這種控制的典型表現。
在這種控制的初始階段,在你們不忙又心情愉快的時候,你們也一定會心甘情愿的配合,并且還會大聲的夸獎孩子:寶寶真能干,寶寶好棒啊,寶寶能幫爸爸媽媽開門了!
這是什么?這是游戲啊!這是樂趣啊!這是成就感啊!
回想一下,當孩子聽到敲門聲,當孩子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把門開開,當進門的你們滿臉笑容的夸獎之后,孩子什么表情?很開心。
孩子在對這個世界實施控制——不僅門聽我的,爸爸媽媽也得聽我的——的同時,既感到有趣,也體驗到了價值感——我還挺厲害的呢,這么好的事兒怎么可能會輕易放棄呢?
這就好比你一直掌管家里的財政大權,孩兒他爸不管花多少錢都得向你請示匯報,都得得到你的批準,你會允許他篡權奪政嗎?我賭五塊錢,你肯定會用拖鞋把他的臉打成豬頭。
等孩子再大一點,等他的本事再大一點,他就會自然而然的拋棄“舊愛”擁抱“新歡”。因此,孩子這個“門神”還要持續多長時間,就看他長本事的速度了,就要看父母怎么去引導培養了。
需要注意的是,用新歡擠掉舊愛,一定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萬不可不能強求。
有什么疑惑盡管問
我們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關注同名(蓬勃育兒社)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育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