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點12分(昨天喝酒了,今早醒的比較早,既然醒了就起來,感覺挺好的。按《四點起床:最高效和養生的時間管理》(中島孝志)書里說的,人的睡眠是一個周期一個周期進行的,以1.5小時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與下一個周期之間人都會清醒一會兒,如果沒有起來就會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但我們在睡眠周期的間隙中起床,我們就會感到精神百倍,所有疲憊都一掃而空;當我們在睡眠周期中間被吵醒,就會感覺精神不振,感覺沒有睡飽一樣。而且鬧鐘對大腦的損害非常大,最好設置自然界的雨聲,鳥叫聲作為鬧鐘,這樣對大腦的損害就會少很多。經過三年多的實踐,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確實有效果,現在睡眠都是按周期進行的,最少是睡三個周期(4.5小時),一般是四個周期(6小時),這樣的睡眠也沒覺得困,白天的精神狀態也非常好。而且睡眠周期是可以培養的,在保證早睡的基礎上,每天到了鬧鐘響起前一般會自然醒。)
就寢:23點1分(時間日志上的計劃是工作聚餐21點結束,但最終是22點15分左右結束,超時了一個多小時;雖然工作聚餐很難控制時間,但我相信經過努力還是可以進行時間控制練習的。)
天氣:晴,空氣質量良,日出時間6點14分,比昨天的日出時間晚了3分鐘,隨著漸漸進入深秋和冬季,日出會越來越晚,直到冬至,才會慢慢變早;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二十四節氣的設立,對自然界規律的探索,簡單而實用。有時候也在想為什么古代能夠出現圣人,無論中外都是如此,到了近現代卻圣人絕跡了,近現代的知識儲備遠比古代豐盈,文化土壤也越發肥沃,卻培育不出智慧的花朵,難道真的是簡以致遠嗎?
心情:又一次驗證了睡眠周期的問題,感覺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學到的知識,并逐步內化成自己的理念也好,習慣也罷,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覺得我能培養早起的習慣,最主要還是內心深處思想的變化,首先從內心深處接受了人不需要睡那么長的時間,只要按睡眠周期進行休息,三到四個周期已經足夠了,并且最重要的睡眠時間是晚11點到凌晨2點,如果這段時間進入了深度睡眠,一天的精力就能得到補充,不會影響第二天的行動。如果晚11點到凌晨2點沒有休息好,睡再多的周期也補不了身體的損耗。早起最重要的還是從改變理念開始,首先你得相信你不用睡那么長時間,然后你才能真的少睡幾個小時而照樣每天都精力充沛。
紀念日:很平常的日子,晨間日記確實能夠讓人思考,在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刻專注的思考。
叫我起床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年度目標及關鍵點:
1.早起:每天5點前起床? 130/365
2.跑步700公里:553/700
3.閱讀紙書50本:36/50
4.每天閱讀紙書30頁:122/365
5.寫作:晨間日記? 109/365
本月重要成果:
按計劃進行學習,讓知識落到實處,行動大于心動,學習任何東西最后都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行動改變了,我們才能變得更好,不要當那種“懂了很多人生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人”,刻意踐行的人不需要懂很多道理仍然可以過好這一生,因為他一生都在踐行他懂的道理,心靈上一生都在不斷的進步。
今日三只青蛙/番茄鐘
1.跑步5公里;2個番茄鐘
2.閱讀50頁;3個番茄鐘
3.寫作? 晨間日記? 3個番茄鐘
成功日志-記錄三五件有收獲的事務
2018-10-24? 4點45分起床? 129/365寫作? 晨間日記D108? 2147字? 58分? 37字/分
跑步4公里? 38分(9分/公里)553/700
閱讀《刻意練習》42/24-54
53頁? 77分(1.5分/頁)
閱讀紙書53頁? 77分(1.5分/頁)122/365
財務檢視
上證指數2603.3
華夏銀行8.00
交通銀行5.85
光大銀行4.00
民生銀行6.28
啟迪桑德10.85
京東方A2.79
人際的投入
工作聚餐能帶來一定的同事關系提升,但也占用了一部分的家庭時光,在工作聚餐的頻率上要注意合理的降低,時長上也得合理的控制,特別是在喝啤酒的數量上進行控制,我發現喝5瓶以下的話,身體不會難受,大腦比較清醒,休息也沒有問題,時間尚屬可控狀態,這個量要控制,當然與狀態也很有關系。
開卷有益-學習/讀書/聽書
《刻意練習》重新閱讀紙版書籍,我覺得應該一步步的來,首先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我現在練習的項目是寫作,時間投入,專注,但及時反饋沒有,所以練習的效果到底怎么樣也是不清楚的,目標也不是很明確,只是讓自己堅持寫下去,堅持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心靈感悟,閱讀體驗等內容,寫作水平提高與否不太清楚,但已經不是以前那種為了湊字數絞盡腦汁的狀態了,現在一寫起來就有點控制不住,但每天投入到寫作上的時間又必須得控制住,因為除了寫作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等著我去踐行。
健康與飲食
今日步數:15000步(昨日12347步,沒有完成)
今日鍛煉:跑步5公里(昨日計劃跑步3公里,實際跑步4公里,一般5公里控制在半小時左右不會影響其他的行動。現在早上天亮得晚,最好5點50分之前出去跑半個小時,不能影響后續的做飯,洗澡及短暫卻重要的和家人一起的早餐時光。)
今日飲食:早餐豆漿,牛肉包
好習慣打卡
早起
寫作
跑步
閱讀
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