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R?閱讀原文片段
在正式討論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前,我想建議讀者先建立兩個新現念,這將使你閱讀本書的收益大為增加。
首先,我建議各位不要對本書等閑視之,大略讀過便束之高閣。當然,你不妨從頭到尾瀏覽一遍,以了解全書梗概。不過我希望在你改進自我的成長過程中,本書能時時與你為伴。本書在編排方式上分成幾個循序漸進的章節,便于讀者隨時參閱并付諸行動。即使你已對書中的原則觀念得心應手,還是可以不時翻閱,或許會有更多的體會與收獲。
其次,我建議你改以老師的角色來閱讀,除了吸收還要能復述。在閱讀過程中,應有心理準備,預計在48小時以內,與人分享或討論讀書心得。
我相信心態不同,閱讀的成效就會兩樣。我保證,這種閱讀方式可以增強記憶、加深體會、擴大視野,而且會有更強烈的動機去運用本書所講述的原則。同時,開誠布公地與人分享讀書心得,可以改變形象,贏得友誼,甚至為你帶來一群實踐七個習慣的同伴。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教會他人。正所謂"教學相長",當我們認真閱讀后,用自己的語言向別人復述自己讀過的內容,這個過程會加深我們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并內化,要想增強記憶、加深體會,就要不僅有輸入,更要有輸出。
A·學習者拆為己用
A1: 過去的相關經驗
去年4月初,那時公司在玩“ 現金流游戲” 。現金流游戲通過模擬你一生的境遇,讓我們學習理財的觀念,在游戲中找到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
公司的CEO說,你們不但要學會這款游戲,更要去教別人,讓別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如何盡最短的時間學會呢?教會別人,常常利用下班后花2個小時的時間跟同事之間相互練習,持續有30次的演練,我們都能夠熟煉的講解該游戲的每個環節。
A2: 今后如何應用?
比如現在看完一本書或者一個新的概念,我都會先做好筆記,把其中的關鍵點用Word 給記錄下來,然后計劃下分享的時間,跟自己學習群的同事先提前做一個預告,這個分享的內容有什么價值?接著準備在哪個時間點開始演講,讓他們得到收獲的同時也可以提出反饋,這樣進一步促成了我的進步。所以說教是最好的學,因為只有在教的途中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與改進。
修改后的A1:
記得在2015年的10月份,那時看到公司的CTO技術總監做的一些編程特別好玩,跟他申請了一份HTML編程語言,剛開始的一個星期左右感到特別有意思,后來一個人學習慢慢地就有了懈怠感,并沒想到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他人,當時的心態還是挺自私的,好東西不愿與他人做分享。后來編輯語言這個技能就這么放棄了。
修改后的A2:
我們拿什么去教會他人呢?
1. 先掌握一個知識點,再用寫作的方式重新梳理一遍,加深這個知識點的熟練度。
2. 不自信,害怕分享不好而讓他人笑話,需要敢于去踏出第一步。
3. 最好給自己找一個教練,即時反饋,幫你解決困惑,從而及時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