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著上了半個月的班,著實感覺有些累了,今天就請了假好好休息一下。
原本都計劃好今天要做哪些事情了,但真到了時間還是懈怠了,凌晨熬夜到十二點,然后連鎖反應早上也起得晚了,這讓我想起了舒適圈邊緣理論,我的時間控制能力還不足以合理安排一整天的時間。
平常我都是在空余時間看的電子書,今天閑著就想著去附近圖書館看一下。
在圖書館里面最主要的好處就是有氛圍感,大家都都在做著一樣的事,沒有喧囂,沒有浮躁。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找書肯定不像在網上那么方便,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書;其次我發現看紙質書籍比在手機上看電子書要損眼睛,我平常手機都是開的護眼模式,看的時候也沒有感到特別不舒服,但是看紙質書一段時間過后就感覺眼睛很不適,不得不穿插休息一會兒,多年沒讀書了這種感覺上次還是在上學的時候吧。
來這兒的人主要還是學生為主,周一基本上都在上課,就顯得這兒的人稀稀落落。稍微轉了一下感覺并沒有太適合自己看的書籍,大多都是文學哲學科學類的,最后選了一本勵志記錄類型的故事集,坐在一張沒人的大桌子,八個座位的方桌。
看了有兩小時我再抬頭看的時候已經坐著有四五個人了,正對面是一小兄弟,看起來才初中的樣子,突然覺著他挺幸運的,因為不管是他自發來這還是父母要求的都表面他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而我相比他則晚了很多年。
現階段不管是行動力、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邏輯能力等等都比較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希望自己能像今天讀的那本書中人物一樣,能明確自己的目標,也要勇敢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