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行的困境

1

任我行是經過大起大落、又大落大起的人。

這和其他人不一樣。所以他的困境與其他人不一樣。

別人有一重困境,或以一重為主,他有好幾重。

2

第一重困境是如何對待下屬。

對下屬應該親近些還是疏離些,每個上級都有不同答案。親近有親近的好,疏離有疏離的妙。

但有句話叫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這不是說下屬是小人,因為每個人都是下屬,即使上級也有上級。

但近或遠其實是很淺層次的問題,一看便知。任我行的問題不在于對下屬近一些,還是遠一些。

他的困境是在同一個遠近程度上,他與下屬的認知不同。

他當教主時,黃鐘公的評價是:性子暴躁,威福自用。但他自己卻認為,那時與屬下兄弟相稱,也就是說待下還算親近。

這是認知上的差距。任我行認為當年對下屬已很親厚了,但下屬覺得他已經很暴躁任性了。

如何能找到這個平衡點?可能永遠找不到。因為對任這樣梟雄般的上級來說,與下屬天然有矛盾,一方滿意了,恐怕另一方就不會滿意。

3

不同的出發點自然得出不同的結論。

任我行得出的結論并非是自己性子暴躁、威福自用而失去人心,而是“無威不足以服眾。當年我教主之位為奸人篡奪,便因待人太過仁善之故

下屬已經受不了,他覺得還不夠。于是,他復位后,接受首批賀拜者尚欠身道聲“不必”,從第二批開始便安之若素了。

其實,任我行做的并沒有錯。

大約比任我行早一個世紀的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寫道:到底是受人愛戴比讓人畏懼好呢,還是讓人畏懼比受人愛戴好?。。。當兩者之間必選其一時,被人畏懼要比受人愛戴安全得多。。。人們在冒犯一個自己愛戴的人時,比冒犯一個自己畏懼的人要有較少的顧慮。因為愛戴是由于人自身卑微,靠義務的紐帶維系的,人們為了獲得自身利益,一有機會就會把這一紐帶斬斷;而畏懼是由于人們害怕永遠不可能廢棄的懲罰而得以保持。

4

不錯固然不錯,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讓下屬畏懼容易,但能聽到他們的真心話就難了。

任我行的第二重困境是如何識別下屬的忠心。

說起來人的位置越高越可悲。總是別人對他所求大過他對別人所求,總是別人研究他透徹過他研究別人。總是他表面上可以任意施為,但一言一行尤須謹慎,因為任何言行都會被下屬解讀,其結果可能與其初衷完全不同。

據說,宋真宗一晚餓了,想喝羊湯,就跟皇后嘀咕。皇后說,那還不容易,讓御廚做一碗就是了。宋真宗搖頭道:若今日我要了羊湯,以后每晚恐怕都會有一只羊被殺。

象他這樣克制的上級不多,但象他這樣擔憂的上級不少。

凡自己說的話,下屬哪有不贊同的?凡自己做的事,下屬哪有不支持的?

要在下屬一致的歌功頌德聲中辨別哪個真、哪個假,哪個比較真、哪個比較假,估計沒人敢說百分百做到。

5

有人說:疾風知勁草啊;有人說:路遙知馬力啊。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但疾風與板蕩不常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但到底多遠算遙,多長算久?

國家不常處危難中,門派不常臨憂患前。

每日間出現在上級與下屬們面前的無非是一些小事、瑣碎事、平凡事。

對下屬而言,這些小事、瑣碎事、平凡事誰做都一樣,看不出高下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多歌功頌德,以示自己跟領導夠緊、夠忠心。

對領導而言,要從這些小事、瑣碎事、平凡事中看透一個個人的能力與水平,再英明神武也不頂用。

即使他知道行勝于言,但沒有行怎么辦、行不足怎么辦?還不是要靠言來看誰更忠心!

畢竟像童百熊這樣通過多年革命經歷證明自己忠心的人少之又少。

然并卵!童百熊也被干掉了!

6

既然難以辨別哪個更忠心、哪個更有能力,新的難題就來了。

任我行的第三重困境是如何選接班人。

最理想的接班人當然是十全十美、樣樣精通,機智如諸葛之亮、善戰如關云之長。

但事實往往不盡人意,幾個候選人中,有的能力強,有的管理強,有的為人好,各有各的好,這讓上級如何決斷?

所以,數千年來,嫡長子繼承制絕大部分時間占據主要地位,因為這個辦法簡單、透明、可操作性強。

但這無疑是一俊遮百丑,掩蓋了嫡長子為人能力管理等等諸方面都可能不合格。

而立賢不立長也不立嫡的原則很好,但操作起來比較麻煩,需要皇上慧眼識人,辨別出真正的賢者。

以最后兩個王朝比較,明朝是立嫡立長,清朝是立賢。而明朝皇帝莫明其妙、亂七八糟的比較多,清朝皇帝則多多少少有些優點。

7

但這還只是單純從選人上說。

很多上級根本就是未必想選定一個人,只是暫時選一個人看看。

從現有資料分析,貌似能做任我行接班人的至少有東方不敗與向問天。

在任我行心中,東方不敗可能不如向問天忠心,但綜合評價更高,他武功更高、態度表現得更臣服、更尊敬任我行。

東方不敗死后,任我行笑道:饒你奸詐似鬼,也猜不透老夫傳你《葵花寶典》的用意。你野心勃勃,意存跋扈,難道老夫瞧不出來嗎?

奸詐似鬼、野心勃勃、意存跋扈,任我行都知道,但他仍將東方不敗定為接班人,公之于教。因為他要樹立東方這樣一個榜樣,只有忠心且臣服,就可以破格提拔,前途無限。

至于東方是否真的臣服、真的忠心,那并不太重要,關鍵是讓全教上下了解這樣的信號。

至于他內心對東方的不信任,那不必讓廣大教眾們知道。他自恃可以控制住東方不敗就行了,盡管事實證明這很危險。

他可以選東方不敗做接班人,也可以將來換成西方失敗,或者向、或者盈盈。

如果東方不敗不發動政變推翻他的話,他有充分可以操作的空間。只是東方不敗打斷了這個進程,給人的感覺是他選定東方是最后的選擇。

在任的心中,選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者,他認為,最后會選一個最不壞的。

8

不管他是暫時、還是最終選定了接班人,都面臨著第四重困境。

那就是明確接班地位的接班人與早晚要被接班的自己之間的矛盾。

并非每一個上級都愿意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下屬,也并非每一個接班人都有不臣之心。

但一旦這對關系形成,就構成了“三體.黑暗森林”中的猜疑鏈,其結果很可能是有一方要采取先發至人的打擊。

“三體”中,章北海不過念頭稍微慢了一點,整個戰艦便遭到了滅頂之災。他算是夠冷靜明快決斷了,但仍有一點仁心未泯。

在不能確保相互信任的情況下,只能確保相互摧毀了,一點點仁心都是對自己的極大殘忍。

皇帝與太子的父子關系近不近?一樣沒用!(參見“任盈盈的困境”)

任我行對東方不敗,未必是仍有一點仁心未泯,而是東方對他仍有利用價值。

他要利用東方的臣服鞏固自己的地位,利用東方的精明替日月教辦事。他料到東方可能發難,但沒料到他會這么快發難。

上級的千古命題是如何選準一個好接班人,同時確保這個接班人不提前接班。而下屬的千古命題則是如何成為一把手看重的接班人,同時確保能順利接班。

東方不敗深諳這種危險,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只是任某個時間段的接班人選,于是發動了政變。

但他的合法性在于任的大力提拔,在于他對任的無比忠心。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性,他要留著任,不能公然打倒任。又要反任,又要打著任的大旗,注定東方不敗想成功更難。(參見“東方不敗的困境”)

9

在東方不敗與任我行的爭斗中,二人都贏了,也都輸了。

東方不敗看得穿任我行,才能曲意逢迎,討他歡心,從一個小小的副香主坐上二把手位置,進而篡位成功。

任我行看得穿東方不敗,才能居中運籌,調動他與向問天,也才能給他接班人之位而又不放心。

東方不敗沒有殺死任我行,所以他敗了,最終賠上性命。

任我行沒有除掉東方不敗,所以他敗了,險些賠上性命。而最后他在朝陽峰頂暴斃,也因在西湖牢底關了太久,畢竟還是因此喪命。

任我行的困境是人的最大悲哀。

在登上那個寶座前,每個人都認為只要通過努力坐上去,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任意施為。從積極的方面講,實現自己的抱負與理想,以一人治天下;從消極的方面講,可以任意魚肉花花江山,以天下奉一人。

但真坐在那個位子上,他才發現,有太多的限制與顧慮了。

10

在“東方不敗的困境”結尾,小編寫道:東方不敗們,坐在那個最高位子下,臨深履薄;坐在那個最高位子上,仍惴惴不安。

這是東方不敗的困境,也是任我行的困境。這是他們在不同時期面臨的困境。

任我行與東方不敗,本就是同一個人。如同“滄浪之水”中的馬垂章與池大為,他們本就是同一個人。

因此,本系列以東方不敗開始,以任我行結束。

笑傲江湖,最終沒人能夠笑傲!從東方不敗,到任我行,莫大、天門、向問天、令狐沖、左冷禪、岳不群、定閑、任盈盈,一個都不能!

喪鐘為誰而鳴?為誰?!

(困境系列共十篇,全部結束)

定閑的困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我在“向問天的困境”里寫道,笑傲一書中有三場對話最為關鍵。一是任我行與向問天在梅莊的對話,一是方正、沖虛在懸空...
    德萬托阿閱讀 3,155評論 6 12
  • 1 初讀“笑傲江湖”,隱約覺得,東方不敗當真婦人之仁,不殺任我行。只差這一刀,讓他十年后跑出來,壞了大事。就連東方...
    德萬托阿閱讀 2,975評論 9 18
  • 腥風血雨才是真正的江湖。拋開憐憫弱者的慣性思維,從策略與結果出發,還你一個真實的武林別樣的英雄。 滄海一聲笑許冠杰...
    陳開潮閱讀 1,541評論 3 7
  • 愛情歸宿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曾經你愛的死去活來以為會跟他山盟海誓的,往往只是過往云煙。 那個晚上她喝醉了,和大叔開...
    甜暖我歆閱讀 284評論 2 4
  • 漂搖不定的大船 載著生命 負著使命 掩在海里 我生命的船 已走完26年 人生的三分之一 也許四分之一 也許二分之一...
    ClaireBear531閱讀 12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