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在面試的時候如何察覺候選人在說謊?

提問:

常聽朋友們講,求職的時候,要適當的撒點小謊,摻點水分,把自己包裝的更亮麗一些,不過也有做HR的朋友,告誡千萬不要輕易的這么干,被識別出來,就直接進黑名單了。

冒昧問下,HR在面試的時候,如何察覺候選人在說謊呢?

回答:

這個有很多的了,即使面試經驗豐富的人,只要說謊,還是有很多蛛絲馬跡可循,合格的HR都能看的出來。

1.薪資與能力的過于不匹配。

一般情況下,去面試的企業,多是同行或相關聯行業,HR對行業薪酬,特別是對標公司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展示出來的素養跟口中說的薪酬不對等,很容易讓人懷疑的。

2.同樣或類似的問題,前后回答的不一致。

有經驗的HR都不會輕信面試者說的內容,而是更傾向通過自己的甄別來做出判斷,所以經常會前后相隔著問類似的問題。比如之前剛問過你的年薪,過一會兒就問你的業績和提成制度,后者心里一計算跟年薪不符,就說明,起碼有一個是在說謊。

3.對有疑問的地方,持續追問

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通過持續詢問細節,讓面試者在有限的時間內,連續回答前后邏輯性,關聯性很強的問題,如果真的說謊,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連續撒謊的,或者勉強應對,也難免有心虛的表現。

4.開放式的提問方式。

應聘者的回答:是或否,是封閉式的提問,但開放式的提問,就是讓應聘者自己闡述內容。比如你在某家公司的工作時間段是?你在某家公司的主要工作內容是? 有一些人簡歷造假的時候,可能直接拷貝了別人的內容,對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會記憶不清晰,而且,常言道,言多必失,自然容易露馬腳。

5.對微表情或微動作的觀察。

不少面試的場景就是不止一個面試官,其實大家的分工就是,另一個人提問的時候,其他人會觀察應聘者的言談舉止,來評估是否有撒謊的嫌疑。比如,眼神往左邊撇,是思考,往右撇,是在回憶。但如果來回的左右撇,就很可能是撒謊。

6.明顯的牽強附會。

這個主要是應對對行業有跟多了解的HR,有一些應聘者為了證明自己,會把業內比較有代表性或知名的案例,跟自己扯上關系。如果HR不懂行,就很容易被騙,不過我這里就碰到過,一個面試官就曾經是那個項目的負責人,應聘者不知道,兩下一問,就露餡了。

7.水分太大。

不少人撰寫應聘簡歷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摻雜一些水分,不影響主要內容的,有些還算過的去,比如只是打打醬油,寫成主要參與者,但要是寫成主導或項目負責人。或者只是參與過局部,寫成負責完整的項目流程,就過了。因為HR會拿主導和項目負責人的標準審核你,必然對你不具備的素養進行考察,就難免紙包不住火。

8.合并任職公司,撞槍口了。

為了顯得跳槽不頻繁,把一些任職經歷合并到一家,是不少人簡歷造假的習慣伎倆,但是別忘了,你在跳槽,Hr也在跳槽,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不知道HR的經歷,也不曉得同行HR之間都有渠道溝通的,就很容易撞槍口上。

9.滿天飛的簡歷版本不統一

HR獲取簡歷的渠道有很多,有些人造假的時候,可能只會在某些求職平臺上修改。這就造成HR可能在不同渠道受到的同一份簡歷,會在任職時間,職位級別,工作內容等等有差異,從一開始就注定了HR是帶著懷疑的眼鏡來審視求職者的。

好了,候選人造假的辦法有多少種,HR識別的辦法只會更多,簡單說這些常見的,還是提醒下,求職最見人品,造假最需謹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