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智商準入原則,盡量不劇透,慎入從整部片子的大背景下,趙薇扮演的醫生,古天樂扮演的警察,鐘漢良扮演的悍匪,分別暗示著,拯救,保護,和傷害,這是人慣性思維使然,在我們小時候的教科書和各種外來的信息中,我們始終“明確”著這三方的身份,類似于京劇里的臉譜人物,奸忠分明,善惡有別。
如果別的電影是抽離出人性中某個善意的部分放大并塑造的話,那杜導的這么電影則是把一個人活生生的剖析給你看,所有的貪欲,私心,自負,報復心組合起來還原成一整個人。
先講講趙薇醫生這個角色,用她自己的臺詞就可以概述“我做的不對嗎?”“我有錯嗎?”作為一個17歲開始到香港學廣東話,學英文,學腦科且小有成就的女性角色,她身上的光環是很多平凡人無法企及的,她驕傲又自負,堅強且頑固,給自己的世界豎了厚厚的一層圍墻,四面八方,密而不漏,她堅信自己相信的,真正的做到了思想的獨立,卻也是一種最不成熟的獨立思維表現。
事實上影片在前期也用鮮明的例子告訴大家,這種油鹽不進的自負會帶來很多的惡果,兩場手術的失敗使得趙薇扮演的角色也開始拷問自己,我做的不對嗎,我有錯嗎,很顯然她給自己的答案是我沒錯,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病人好。
第一次的時候她在寬慰病人的同時也是在寬慰自己,也許是病理周期不同呢,也許是手術有效期不同呢,她這樣說給病人聽,也說給內心的自己聽。
第二次失誤的時候,她說腫瘤和檢查時位置不一樣,卻偏偏弱化了手術失敗的最關鍵的是因為自己的一意孤行和不計后果。杜琪峰告訴我們,這是個走下神壇的腦科醫生。
古天樂的角色是警察,配槍,監視整個醫院,在這場三人的貓鼠的明面游戲中古天樂占據著絕對主動的地位和掌握全局的優勢性,當然我是有強調在明面上。
他似乎掌握了所有棋子,卻偏偏被暗處的對手反將一軍,這都是后話。單單討論古天樂飾演的陳偉樂這個角色的話,是在英雄的靈魂下窺見的自我,在前文也有提到,警察一直扮演著英雄的角色,嫉惡如仇,有情有義云云,在種種光環之下,陳偉樂卻開始了他的知法犯法,在守衛正義的同時卻無形中剝奪了對手的公正,他說,不犯法怎么執法,也說,不是他死就是我們死,在人性的博弈中他毫不猶豫的偏向己方,將崇尚公明公正拋諸腦后。
杜琪峰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也不忘把各位觀眾拉進來摻和一腳,在電影中有句臺詞也明確的點名了這一點,古天樂在與悍匪張禮信進行言語的對峙時,威脅道,“在法院上法官會選擇相信警察。”
這恰好合了杜導的心意,也正中各位吃瓜群眾的下懷,在某種教育體制下,有絕大部分人持有陳偉樂的想法,似乎權威是不可撼動的,也是毋庸置疑的,正是這句臺詞以及古天樂代表的警方所做的事情,使原本在我們映像中黑白分明的東西好像有點模糊,人真的是絕對的正義或者邪惡嗎?這個選擇題或許沒人能給出答案。杜琪峰告訴我們,這是個知法犯法的警察。
鐘漢良這個角色非常出彩,首先從人物設定上就與前兩位完全對立,他代表著破壞力強大的邪惡這一方,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大壞蛋,當鐘漢良頭部中槍,被推進醫院的時候有沒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嗯,理論上,壞人都是這個下場的。但杜導的意思是游戲才剛剛開始,更多精彩,我們拭目以待,在整個故事的設定下,鐘漢良的角色遠遠不是一個匪徒那樣簡單,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樣《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角色被賦予著毀滅和救贖的雙重意義。
鐘漢良飾演的悍匪名字也尤其的有趣——張禮信,又叫大義。禮,信,義,占了五常之道的其三,一個悍匪卻與做人的道德準則聯系的如此緊密,不禁讓人匪夷所思,這里又不得不提到五常之道實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的溝通原則,通感原則,協和原則。
敲黑板,劃重點,先要限制條件是一切社會成員,也就是說不管你是醫生,還是匪徒,抑或是警察,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著交鋒或者救贖,和三人行這個片名呼吁的剛好,這里不解釋更多。
鐘漢良絕大部分戲是在床上完成的,作為一個受傷的悍匪,被拷在病床上,頭部有彈,被醫生驚稱為命真大。真的是個傳奇般的不一樣的悍匪,在最弱勢的情況下用最聰明的腦子掌握了全局,有勇有智(請自動把討論條件放在一切社會成員上,不要費口舌和我討論三觀)當然他是聰明人也是糊涂人。
當一個身負罪惡的匪徒躺在病床上神情自若的說著寓言故事,道貌岸然的念著日內瓦宣言,和警察討論法律條文的時候,不得不讓人感嘆,壞人不可怕,就怕壞人有文化。
趙薇的自負,古天樂的急躁,鐘漢良的機智,似乎是導演把關鍵詞全都安反了,但是大善大惡,小貪小念,從來不是絕對的,因為人啊,從來不是這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的生物,杜導告訴我們,這是個智商超群的非典型悍匪。
說完三個主角,就可以來統觀全片,來聊聊細節,先聊聊代表三個角色的典型物件——手術刀,手槍,手銬。
作為醫生的佟倩,救死扶傷是天職,手握一把手術刀,帶來的應該是生命的新的希望,但是偏偏是這種寓意的手術刀,直接致使一人下半身癱瘓,另一人直接陷入昏迷甚至后來的死亡。
作為警察的陳偉樂,手槍是公權力的象征,一把手槍遠沒有決定生死那么簡單,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公平和正義的力量,而偏偏發生偽造假證這樣戲劇性的一幕。
作為悍匪的張禮信被一副手銬禁錮在病床上,時刻被監視著,但是張禮信作為非典型悍匪,整顆心,整個腦子散發的思維卻不被一副手銬局限。
他干擾警察,引誘能利用的一切幫他完成他想要完成的,方寸之間,哪止是槍火的摩擦,更是一場精心算計的陰謀,每一步都是陷進,每一步都引你陷得更深,這些都是現實和我們心理預期的激烈碰撞。
杜導打破了慣性思維,試圖讓觀眾正視不同身份層次,立場完全相左的三個角色,同時也是正視每個自己。
GCS——昏迷評分,趙薇在影片開頭的地方向手術失敗的病人家屬解釋,GCS最高是15分正常人的清醒程度,同時也拿了自己作為例子,最低分3分就是完全昏迷不會醒來,這樣說和三個角色有什么關系呢,難道GCS僅僅是來評判躺在病床上病人的嗎,難道和醫生,警察,悍匪,一點關系都沒有嗎?
有的,佟倩的固執自負,陳偉樂的自作主張,張禮信的以牙還牙,他們都是病理上15分清醒的正常人,卻是心理上3分的陷入昏迷的病人。
所以三人不僅是黃金三角關系,更是彼此的救贖,建議看片的各位,帶入自己,杜導塑造的角色從來不局限于這三個,是每一個看片的我們,每一個性格飽滿,擁有七情六欲的人。
要去二刷電影了,匆匆完結這篇不像話的影評,真的是第一次寫,獻丑,輕噴,下一篇影評寫各位黃金配角們以及配樂,嗯,刷粵語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