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大學之前,又或者說剛進大學的時候,算是一個比較靦腆和內向的人吧,上臺演講說話緊張、心跳加快。跟老師、輔導員交流也不由自主的臉紅和說話結巴,也往往容易冷場,緊接著就是無盡的尷尬中……
記得還在大一的時候,報名了一個學校的骨干培訓班,填表、申請,也輕而易舉的通過了(可能跟高中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有一定的關系吧,因為我自我介紹里沒有做很多介紹,只談了下學習還比較用功)。然后,靜靜地等待一個可以加骨干培訓班的QQ群為止。進群后,群成員越來越多,里面還有老師、輔導員,當然,老師們并沒有參與聊天,只是偶爾會發布一些通知類文件。聊天的都是新生和骨干班學員。不知道是不是有這么一個說法,在現實中一個人說話很少,那么他在網上往往會很活躍。我就是這么一個人吧,在電腦前,打字打的飛快,跟陌生人聊得起勁。
“唉,你是哪個學院的???”
“聽說你們學院都是女生哎,開學了幫忙介紹幾個唄。”(估計嫌一個不夠的意思=。=)
“哎,學校附近哪些好玩的地方啊,K歌走起……”
……
等等諸如此類的。
其實,對于這樣的社交,我并不反感,當然,也說不上喜歡,有時只是純粹為了應付時間罷了。硬要說得到了什么,真的不好說。除了QQ好友列表里又多了幾個人,一開始的時候,頭像會時時跳動幾下,過了一段時間后,也就靜靜的躺在了好友列表了,不聲不響,默哀默哀……
當然,我更喜歡跟比較厲害的人在一起,哪些是比較厲害的人呢?我是這么認為的,在某一個領域有其獨特的見解、能力的人。那么,這個人可以稱之為厲害的人,大V。
從大學開始,感覺朋友越來越多了,上網有網友、打牌有牌友、旅游有驢友、朋友圈里有圈友、學校里有校友,還有團委、學生會的,還有各種學弟學妹。有時甚至數不清自己有多少朋友。
但在這么多朋友里,有幾個能夠真心相交,又有幾個能夠在我需要的時候仗義相助,也許,我自己也不清楚。
這一年多來,也漸漸的明白,有時與其花這么多時間進行社交,還不如一個個人靜靜的獨處。
朋友無需太多,只需一些高品質的朋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