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小時,總計650小時,第614日。
閱讀《人性論》至82%
我們無法憑借感官或理性發現對象間的聯系,也不能深入到物體的本質和結構。我們只知道各個物體間存在恒常的結合,而必然性正是由恒常的結合產生的。必然性的兩個要素是恒常的結合和心靈的推斷,物質活動的必然性都是由這兩個要素得來的。
人們不因無知或偶然做出的行為受到責備,因為這些行為的原因是短暫的,它終止于行為本身,其行為不具有必然性。人們未經預謀做出的行為,比起深思熟慮做出的行為,較少受到責備。因為急躁的性情雖然是心靈中恒常的原因,可是它只是間歇地發作,并不玷污整個性格,它也不具有必然性。悔改以后生活和舉止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是由于心靈中的原則發生了改變,原則改變以后行為就不再是罪惡的了。
理性不足以產生任何行為或引起意志的作用,同樣它也不能制止意志,或與情感或情緒爭奪優先權。理性如果可以引起意志,就可以引發行動,并給情感一種沖動,但是理性沒有這種引發作用。理性是情感的奴隸,除了服務和服從情感之外,再也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職務。
事物重復出現會逐漸產生一種順利之感。順利是快樂的必然來源。順利所給予的快樂不在于精神的激動,而在于精神的順暢活動。
最能把情感灌注于心靈的是雄辯,雄辯能夠以最強烈的和最生動的色彩把對象表達出來。在演說家刺激想象給這些觀念增添活力之前,這些觀念對意志或情感只有一種微弱的影響。
猛烈的情感對意志會產生更有力的影響,平靜的情感在反省的配合和決心的支持下,也足以控制情感最暴烈的活動。理性和情感的斗爭使人生變得多樣化,不僅使人們彼此差異,而且使人們在各個時間中也各不相同。平靜的情感容易轉變為猛烈的情感,轉變的原因是由于性情的變化,或是由于對象條件和情況的變化。
概然性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對象本身的不確定所決定的;另一種對象雖然已經確定,但我們的判斷是不確定的。這兩種概然性都能引起恐懼和希望。
一個觀念只要以充分的力量刺激我們,使我們對它極為關心,不至于對它的不穩定性和易變性感到不快,就足以刺激起我們的好奇心來。過分突然而猛烈的變化使我們感到不快,不管對象本身與我們多么不相關,可是它們的變化總要引起我們的不快。懷疑的本性在于引起思想中的變化,使我們從一個觀念突然轉移到另一個觀念,所以懷疑必然是痛苦的起因。這種痛苦主要產生于利益、關系或是重要性和新奇性引起我們興趣的情況下。
總之,道德的善惡區別不可能由理性做出,善惡區別對我們的行為有一種影響,而理性單獨是不能產生那種影響的。理性和判斷由于推動或指導情感,確實能夠成為行為的間接原因,不過我們不能說這一類判斷會伴有德或惡。
我們對情感的調節和約束決定了建立社會遭遇困難的程度。人類種種對立的情感驅使他們選擇不同的方向,也刺激他們想努力擺脫協議或合同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