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小品王”,但是趙本山最大的貢獻還不是演小品,而是他成功地把“二人轉”表演發揚光大;那么郭德綱呢?不得不說郭德綱這幾年真的很火,很多人還認為正是郭德綱“救活”了相聲;這幾年的周立波雖然因為自己口無遮攔的言論頗受爭議,但客觀來說,南方曲藝界做的最成功的恐怕還得屬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網上一個經常拿出來比較的問題,如果拋開個人問題,僅僅站在表演方式的角度上比較,趙本山,郭德綱,周立波三人,誰在曲藝文化方面影響力更大?
這三人中,趙本山和郭德綱有點相似,趙本山有趙家班,而郭德綱有德云社,都是家族式的表演班子。首先說說趙本山,趙本山應該來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曾經看春晚的人有一大部分人就是為了看趙本山的小品,趙本山的小品確實影響了很多人,和范偉的《賣拐》系列,宋丹丹的《白云黑土》系列都是深入人心的作品,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小品界,趙本山真的難逢對手,另一方面,趙本山對東北民間的“二人轉”表演推廣也是盡心竭力,我們也看到在趙本山的努力下,如今的“二人轉”已經登上各大舞臺,商業化,二人轉演員大放光彩,即便“二人轉”也被批低俗,但不得不說“二人轉”能有今天,趙本山功不可沒。
說郭德綱救活相聲一點也不夸張,為什么這么說呢?要知道相聲這門表演的出現時間可比小品早多了,在較早的春晚里,相聲可是百花齊放,出現了很多名家,那時候小品還沒有這么火,直到后來,相聲沒落,小品開始在春晚舞臺上取代相聲,比如馮鞏,牛群他們原本也是說相聲的,后來一看相聲不行,也跑去演小品了,那時很多相聲演員一看沒市場,都轉行了,直到后來郭德綱的堅持,和對相聲加以創新,這幾年相聲又逐漸有了起色,現在很多人愛聽郭德綱說相聲,德云社也發展的很好,從這一點上說,郭德綱對相聲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
最后說一下周立波,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在上海地區很是火熱,周立波用上海話,借用滑稽戲表演風格調侃時事,使得“海派清口”和周立波本人在一段時間里紅的不得了,大受歡迎,不過這兩年貌似有點安靜了,怎么回事呢,一方面周立波提出的南北曲藝猶如咖啡大蒜論,農民論,以及周立波這些年和許多人的網絡罵戰都極大地自毀形象,極大地傷害了很多觀眾,因此很多人都抵制周立波,另一方面這幾年周立波忙著上節目,當導師,商業化太濃相比以前實在是無心堅持他的清口,導致“海派清口”影響下跌。
曲藝圈有個非常傳統的習慣,按資排輩,這樣算周立波不能和趙本山,郭德綱放一起比,至于郭德綱與趙本山,他們都是為傳統藝術發揚光大的表演藝術家,只能說蘿卜青菜各有喜愛。
你覺得三人中誰的貢獻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