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小周是家訪的時候,我們在門口敲門,久久沒有回應,若不是聽到從里面傳來一個稚嫩而不耐煩的聲音:誰啊,我們幾乎以為要吃閉門羹了。
奶奶開了門,家中亂糟糟的。客廳里,小周一個人在看動畫,面前放著一碗泡面,一見我們就大喊:你們是誰啊。眼神頗為不善。我們在沙發上坐下,孩子不知是羞澀還是厭煩,變得多動起來,在沙發跑來走去,拿起玩具到處砸,還砸到了我身上。我說,你砸到我了,要和我道歉。一句潦草的對不起,之后依然顧我。
好不容易,媽媽終于出來了,睡眼惺忪。坐下來簡單聊了幾句就開始抱怨孩子不聽話,越管越不聽。比如吃泡面,不讓吃非要吃。更過分的是已經聯系好了寄宿制學校,他居然當著校長的面大聲說我不要去,校長說孩子不太適合寄宿。
那他不聽話你們怎么辦呢?會打罵嗎?我問。打不會打的,他實在不聽話么罵會罵的。她媽媽回答。頓了頓又說,他喜歡你們學校,說離家近,學校漂亮。我已經給他報了課外班了,放學后就去那里做作業。
我說,一年級最好媽媽自己管孩子學習,要培養他學習習慣。他媽媽忙說,我們很忙的,到家都五六點了。我又問,那回到家還需工作嗎?有時候有郵件要處理的。我便不再說話了。
在我們談話的時候,孩子一直在看電視,聲音很大,我說能不能關小一點,老師要和媽媽說一會兒話。他第一次答應了,跑去玩。沒一會兒又出來了,把電視聲音開大,怎么說也不肯關了。這個過程中,媽媽不痛不癢說了幾句,孩子置若罔聞。
我借口參觀孩子書房,和媽媽單獨聊了聊。我首先舉了三個畢業班孩子闖禍的例子,造成了嚴重后果,再給他分析這些孩子之所以到這樣的地步,都是因為一年級開始父母的忽視和不科學教養。
媽媽似乎有所觸動,但很快給自己找理由,我越管他越不聽話,不管了還好些。我告訴他孩子之所以不聽話是你們平時太過于忽視他了。父母的責任不能交給托管班。
媽媽又開始解釋,工作太忙,每天要處理十幾件事情,回到家里都已經五六點鐘了。我問,你的工作需要跑外面?沒有,辦公室寫文件。我又問,那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都做些什么呢?有沒有給他講一講睡前故事呢?她說我在家的這幾年天天給他講睡前故事的。我趕忙說你做的非常好,我建議每一個家長都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我又問,那孩子的爸爸呢,她說孩子的爸爸比我還要不管,他工作更忙。
說到這里,我便停止了談話,告訴他我到時間該去下一家家訪了。
這一次的家訪,我基本上了解了這個孩子的個性以及產生這種個性的原因。
這個孩子任性、沒有規矩意識,看似強悍內心卻缺乏安全感。他在我們談話的時候從屋內出來,并拒絕關小電視,也許是因為想參與我們的談話,又有點不愿意媽媽說他壞話。
他拒絕寄宿學校是不想離開家,離開媽媽。孩子先前肯定表達過這種想法,但是媽媽沒有理他,依然帶他去了學校,所以才會發生校長室的一幕。實際上媽媽放棄寄宿學校是因為那所學校拒絕了他,否則他媽媽也許依然會不顧孩子的想法把他送去。
這位媽媽對孩子的問題應當付直接責任。她的不負責任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上寄宿學校也好,找托班也好,都是為了讓自己不用負責。
從她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下班五六點是晚的,辦公室的工作是辛苦的,事實上,這個時間回家非常正常,而且無需加班的辦公室工作實在談不上辛苦。許多醫生、設計師、財務都需要加班,壓力、強度都大的多,孩子卻十分優秀。
懶才是這位媽媽的主要問題。因為懶,所以不愿意付出時間精力給孩子,不愿意動腦筋想辦法改變孩子。包括她說的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我也持懷疑態度,因為孩子的摸底測試只有33分,和別的同學差距非常大。如果父母真的花時間給他閱讀過一段時間,不至于如此。
更糟糕的是,這位媽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于老師提出的意見不接受,反而找借口。媽媽不改變,孩子只會越來越糟。
作為這位孩子的班主任,我該怎么樣教育呢?在學校,如果孩子上課坐不住怎么辦?作業不完成怎么辦?和老師頂撞不服從怎么辦?欺負同學怎么辦?我想還是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經常關注,不能等犯錯誤了才教育
作為老師,工作千頭萬緒,只要沒什么事,一般都不會找孩子。但這個孩子不同,他需要關注,否則會用搞破壞的方式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所以要在他入學之初,還收斂的時候多關注表揚他,多找他聊天,讓他幫忙做事。盡量走進孩子心中,讓他感受老師對他的好感。
2.忽視成績,先培養孩子規矩意識
從入學摸底成績來看,這個孩子今后在學習上不太會很優秀,這會加重他的自卑感。所以不能因為他的成績問題批評他,甚至要給他放水,讓他感到自己還是不錯的。
主要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不遲到,按時做作業,聽話就應給予鼓勵,犯錯誤時懲罰要講明理由,讓他心服口服才行。懲戒不宜多,不宜當眾,以防他當眾頂撞,讓大家下不來臺。
3.找一個靠譜的監護人,合作教育
這個媽媽看來一時難以改變,要找機會和爸爸溝通,讓他認識到孩子的問題嚴重性,配合學校,在家嚴格教育。
在家也是要以規則培養為主,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講道理,多聽孩子的心聲。
只是家長是否會配合還很難說。
4.集體教育,樹立良好班風。
總的來說,這個孩子會是班里比較難教育的一個孩子,更可怕的是他會影響班里其他孩子。所以一定要教會孩子們明辨是非,不好的行為不要去學。用講故事,開班會讓學生明理。用做游戲,親子活動讓班級充滿凝聚力。用好的班風去影響個體,用同伴的教育去改變他。
小周的故事沒有結束,相反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后要面對他形形色色的問題,要做好心理準備。
不動真氣,多動腦筋,多看書,多請教。
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