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的東西假的太多,不能信,還有不要在網上買東西。”
“你看看我新發給的朋友圈:《震驚!電磁輻射又殺一個!再也不要在睡前玩手機!》”
“這個電磁理療儀不錯,人家說能提高免疫力。”
“來,你把這個吃了,別管是啥,對身體好的,給你調養調養。”
“藥不能亂吃,是藥三分毒,能用食療就用食療。”
“現在什么都有食品添加劑,都是化學藥劑,還不如自己家弄?啥?添加劑不全是有害的?人家有殺菌工藝,更衛生?不可能。”
以上不針對任何個人,也并不是吐槽父母一輩。
父母一輩為家,為老人,為兒女耗費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心血,其用心良苦,我們只有感恩戴德,竭力回報。
但限于年代、教育水平以及精力分配等問題,父母一輩往往已經與現今社會有了各種程度上的脫節,往往容易區分不清科學普及與惡意營銷,容易信謠傳謠,容易親身實踐,甚至督促親友也實踐起來。
僅僅是少吃些東西,少用些東西還無妨,或許增添了許多不便,好在尚對身體無害。但若是類似毒蟲泡酒延年益壽這類鼓勵人們用錯誤的或者有偏差的方式養生的文章,產生了不可挽回的惡果,究竟誰來承擔呢?這只是一個極端些的例子,不見得常有這樣惡性的后果,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謠言的猖獗和各種陰謀論的肆虐對人們分辨能力的傷害,對日常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無處不在。
每一條有生命力的流言,總是從小部分用心險惡的人起始,繼而在大部分憂心忡忡的吃瓜群眾的口中變得越來越真,越來越像回事兒,越來越有蒙蔽性,也越來越讓人恐慌,形成滾雪球之勢。最經典不過SB250病毒的謠言了吧,從一開始的釣魚帖,發展成覆蓋全國各地,雞鴨魚肉的恐怖病毒。
這其中,對于參與傳謠的人們,邏輯感、科學素養以及求真精神的缺失占據了很大分量。hin不幸的是,我們中大多數人的父母都曾是或現在依舊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謠言止于智者,當智者越來越多,哪怕依舊存在那小部分用心險惡的人,謠言的傳播也會漸漸變得寸步難行。至少,那些低端、一眼假的謠言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行其道,勢不可擋。
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成為“智者”的一份子。可任憑父母浸淫在謠言的氛圍里,這一愿望是不能實現的。而幫助自己的父母脫離謠言的控制,我們自己,責無旁貸。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希望能說服父母不去相信那些沒有考證沒有實際依據的流言,而說了半天,也不能拿出有力的證據去證偽,反而被父母以熟知的謠言理論輕易地將死。這種挫敗感,糟糕的hin。打鐵還需自身硬,勸人做智者自己還是要向智者先靠攏。
如果我們能夠像果殼一樣有理有據,得理得法地科普,我想,離把謠言阻止在自己家里這一關也可以期待了吧。
最后重磅安利一把,求真求實不忘賣萌的果殼!(真不容易,這無償廣告[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