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正常的平凡人,很普通,唯一和別人不一樣的是,我有一個患有偏執型精神障礙的父親,也就是大家知道的精神病。
我爸媽都是老知青,結婚晚生育晚,三、四十歲才得一女,也就是我。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晚生晚育的孩子都和我一樣辛苦,但是我過去二十多年的生活,一直都處于自我矛盾,自我掙扎中。
爸媽都算是有知識有學問的老知青,作為上一輩人,沒有趕上好時候,年輕的時候被迫下鄉,年輕時自然也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志向,那些遺憾的、殘留在腦海中的理想就全部的、完整的施加在我身上。
我記得小時候,父母都非常省吃儉用,但是卻努力讓我接受最好的教育,上好的學校、學鋼琴、學畫畫等等。老媽冬天就兩件外套,縫縫補補穿了很多年,但是卻盡量讓我每天喝牛奶,穿的暖和。我很感謝爸爸媽媽,但是我同時也非常的累。這樣的教育模式,讓我野心勃勃,同時也很懦弱。
常年的生活壓力,早期下鄉時候的郁郁不得志,和大齡工作以后的各種碰壁,讓父親的性格越來越孤僻,人格也慢慢發生了改變,再加上母親其實不是很體貼的人,常年積累在內心的郁氣,慢慢的把父親折磨出了偏執型性格,甚至是后來的精神障礙。在我成長的路上,我一直覺得父親是個很易怒的人,而母親是個很不服輸的人,自然小時候沒少挨打,家庭也在爭吵中慢慢度過。后來終于考上省外的大學,那是我最放松的4年。
父母年紀大,提早退休,迫使我不得不大學一畢業就進入社會工作,而且,也只能選擇回家工作。昆明這里,并不是一個有機會的城市。上學時的同學很多選擇了,出國深造,留在北京工作或者讀研,而我,感覺自己只能這么平庸的度過下半生。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
于是,每天出門面對的就是工作上的爾虞我詐、每天回家面對的就是母親的不斷抱怨、父親的疑神疑鬼。我很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這個恩情太重,重的我喘不過氣。最近母親開始催婚了,但是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困境,誰能真正理解和包容呢。我一出生就注定背負很多很多。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只是父母能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