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暗淡,留下一盞孤燈和形單影只的自己,望向窗外,思緒總是萬千。
又聽著熟悉的旋律: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
不知道從何時起,想你成了一種必需品,仿佛無數個間歇,又好似每時每刻。
越是孤獨,越是寂寞,越是想念,才更加心痛。有時候突然很想哭,可當眼淚親吻奪眶之時,眨了幾下,竟再也流不出所謂的酸楚。
夏茉又加班到深夜,她從公司的電梯出來,一路上都打著哈欠。昏沉之余,一抬頭又迎來了司空見慣的雨天,上海的天氣永遠都是這樣,陰晴不定必有風,陣陣雨水下不停。
拖著疲憊的身軀,以及磨腳的高跟鞋,頂著瓢潑的大雨,招呼著從身邊經過的一輛輛出租車,竟然沒有一輛空車停下載她。的確,下雨天出租車生意格外好。
于是,她打開了嘀嘀打車,增加了叫車費用,才終于有師傅接了她的單。司機來接她的時候,原本撐著的傘也弱不禁風,她也已經全身濕透。坐上車,倚靠在車窗邊,靜靜地閉上眼睛,享受著片刻的寧靜,也無語著來自這個世界深深的惡意。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司機提醒她到目的地了,她才跟司機道別回到家。沖了個熱水澡,習慣性地打開郵箱,查收一天的訊息。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許忻,主題是:小茉,最近過得好嗎?
敲擊鍵盤的食指突然停住,連同平靜的心也突然懸住,一個轉身,癱躺在沙發上。腦袋里像放電影一樣開始自動播放,一幕又一幕,清晰又深刻。
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是在朋友的生日party上。夏茉來得比較晚,就坐在了靠門口的位置。那天許忻也因為事情耽擱,碰巧跟夏茉坐在了一起。起初兩人并沒有深入的交流,中間游戲環節兩人湊巧被分到了一組,兩人配合還挺默契。
后來也是互相加了微信,偶爾交流一下日常心得,平時兩人沒事的時候也會相約聚個小餐。
感情都是需要慢慢培養的,肯陪你聊天、吃飯、玩樂的人,是最容易吸引你的人。大二暑假,大家都回家了,自然見面也很少,平常都是電話或者微信聯系。七夕節那天,許忻零點給夏茉打電話,但夏茉當時已經睡著了,他就發了一大堆情話表白。第二天,夏茉起來拿起手機的時候,發現都是許忻發來的,原來這么久,他們都彼此喜歡著,誰都沒有捅破。
夏茉回了一句:我愿意。
就這樣,他們的愛情開始了。
異地戀的暑假終于結束了,他們迎來了新的學期,新的生活,還有各自新的身份。每天清晨,許忻都會提著熱乎乎的早飯在寢室樓下等著夏茉。冬天冷的時候,他都會把早飯裹在自己的大衣里面,生怕夏茉吃到冰冷的早餐。
從寢室到教室的路上,他們都會嬉笑打鬧,完全像兩個調皮的小孩子。
每逢節日,許忻都會給夏茉準備禮物,哪怕只是一顆糖果,或者一個甜甜的kiss,他們都彼此珍惜著、愛護著。生活中處處都有驚喜,但也免不了小吵小鬧,每次都是其中一個人首先承認錯誤,之后各自恢復正常,這就是他們的簡單,而純粹。
轉眼間,大四了,是決定人生方向的時候,許忻也跟著夏茉開始泡自習室,除了上課時間,自習室里幾乎都有他們的身影。偶爾,疲倦的時候,他們會相約去看夏茉最想看的電影,雖然情節很假,很虛幻,但夏茉仍然哭得稀里嘩啦,這時候,許忻都會輕輕拍拍靠在肩上的夏茉,這就是女生的細膩和多愁善感。即使不煽情,不愁緒,總在安慰敏感、善良的你。
考研結束了,他們相約去了最美的西藏,只呆了三天,可憐的許忻因為高原反應嚴重無法適應那里的稀薄空氣,于是他們就在江浙滬周邊游,又陪伴了彼此最美妙的時刻,之后他們就各自回家過節了。
后來,夏茉考上了他們相約報考的大學,而許忻卻落榜了,當她準備把這個消息分享給許忻的時候,才發現他的電話已經關機,微信再也沒回。她沒想到曾經幾乎每天都要聯系幾百次的人竟然憑空消失了,她打了所有跟他有關的同學的電話,都沒有人知道他的近況。
臨近九月份開學之際,夏茉曾想放棄這個機會,還是爸媽好言相勸,她才繼續自己的研究生學業,還是沒有任何關于許忻的任何消息,其實,在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換掉手機號,換掉所有能聯系的社交方式,可能真的就丟掉了這個人。
夏茉一個人就這樣,又過了三年,同樣生活在校園,那人、那情、那景,已不再。還是習慣每天晚上戴著耳機去操場上跑步,回憶著點點滴滴。吃著最愛吃的麻辣燙,放到以前互相整蠱時的超辣,再也沒有人幫你擦掉被辣哭的眼淚。一個人看電影,沒有人再說你矯情,也沒有人再在你傷感的時候安慰。晚上睡覺,徘徊了多少遍手機,鎖上、打開,反反復復,再也沒有人每天一句的晚安,所有的所有,再也沒有。
而如今,即將踏入30歲了,在這個被稱作剩女以及單身狗的時代,一個人生活很自在,但也很孤獨,因為孤獨的時候會想你,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