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老師,我讀古詩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送別的時候都那么傷感呀?我都感覺有點虛假了!”我上課的時候,一個學生如是問。

“也不盡然吧。你比如王勃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就是樂觀的呀,還有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再比如……”我一邊回答,一邊想著孩子為什么有此一問,他在等待著我解答什么內容?

“可是反過來想,還是有人在傷感呀,如果不是有人沾巾了,王勃也不會做這樣的詩句吧;如果不是有人發愁了,高適也不會叫人莫愁吧?”孩子說完,就直勾勾盯著我,等待著我的解答。

哦,原來他在等待我對送別詩中感情過于傷感的看法呀!

“怎么說呢,”我一邊思考一邊回答,“其實也正常,因為當時的車馬都比較慢,幾乎稍有遠行,都可以算得上是生離死別。還記得韓愈‘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嗎?那幾乎是回不來的。”

“可是老師,韓愈是被貶的,皇帝不下令就不能回來,但要是能回來的,應該也不至于就是生離死別吧?”學生似乎還對我的答案不太滿意。

“你說的也有道理,可以一出去,至少是兩三年回不來的也是正常的吧,但以當時的生活條件來說,兩三年后的事情可能就已經‘棋罷不知人換世’了。而且,越是上了年紀的送別,可以越傷感,因為等待很有可能就是無果的?!?/p>

說到這里,我又拿出梁衡的《母親石》給學生看。

“你發現沒有,宗喀巴的母親支持孩子去闖事業,但作者的母親卻不希望作者去北京,是為什么呢?”

“您的意思是和年齡有關?”

“對!正是因為宗喀巴的母親還有時間等待,孩子事業成了,她也不過人到中年;可作者的母親都70多歲了,很有可能當作者再回來,就是來參加老人家的葬禮來了。不是不想讓孩子有出息,關鍵也看母親有沒有資格等待呀!

“現在不一樣了,連地球都叫‘地球村’了。全國范圍都快實現夕發朝至了,當距離不是問題的時候,也就沒有必要傷感了。所以不是古代多情今人薄性,而是社會發展讓人們有條件不再為離別傷感了。

“再推而廣之,如果地區間的發展趨于平衡,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現象也能消滅,離別就真沒有必要傷感了,因為所謂的等待不再是問題了,因為我們只需要用短暫時間來等待,因為我們付得起等待的成本,所以傷感又從何來?”

孩子滿意了,等待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快樂起來。

可是我還不滿意,因為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消滅,我們又得花多長時間來等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月: 這幾日都沒有休息好,總是不時的半夜醒來,昨天半夜醒來的時候看到一條朋友圈說,父母跟你講過的最難過的話...
    影秋千閱讀 431評論 0 2
  • 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毀掉你 1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么樣子?” 點贊數第一的回答是: ...
    聞方培訓師閱讀 456評論 0 1
  • 吵了一宿的雨仍在吵 不分青紅皂白地砸在一對路人的破傘上 跳了幾個探戈的步子 敲碎了一只野貓偎依的一朵野花 我們在忽...
    大朋小雷閱讀 472評論 9 9
  •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愛情是最美的一段風景。你,請接受我的邀請。與我同行,在蒼茫的路途上。燃燒激情,刻下這獨一無二的我...
    旅人記閱讀 965評論 9 6
  • “我今天穿了一下他的校服?!标愑疤稍谔K培身邊,將被子往上扯了一點,蓋住了半邊臉。 “真的嗎!什么時候?怎么樣啊,什...
    易生才閱讀 29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