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體楷書極易入門,每個人動筆寫都感覺是書法,只是寫久了會發現怎么寫也就這樣,怎么也提升不了,這就是所謂的瓶頸,每個人階段不同,表現會有不同,針對性需要的訓練要求也會不一樣。這需要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前面說顏體碑帖諸多,階段風格還不同,但凡學碑刻須在墨跡中找筆法,這是帖學的關鍵。
大多數人是在憑喜好在寫,比如好多人在多寶塔,多寶塔用筆需在唐人寫經的墨跡中尋找筆法,但不建議寫,宋體印刷字的基礎,太程式化。
譚延闿《枯樹賦》
竹山堂
麻姑仙壇記
而顏體后期大致分為古拙方正,和雄健寬博兩種風格,前者以麻姑為代表,后者以顏勤禮為最高,若學前者學書路子正,很容易入門,可以以譚延闿《枯樹賦》,錢南園楷書墨跡為起點,知用筆,與結構規律,然后以《竹山堂聯句》豐富用筆,再臨麻姑,事半功倍。
告身帖
顏勤禮碑
后者,以《告身帖》為筆法基礎,然后寫雄健一路,如《顏勤禮》,《顏氏家廟》,即入正路。為防止呆板,后期需理解行書帖《蔡明遠》,《送劉太沖序》,字之精神,全在點畫與行氣。至于骨力,全在時間。
蔡明遠帖